第30頁 (第2/3頁)
杜海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在三十一年後的今天。他作為縣文化局的退休職工被反聘到這廖家大院看護房子,但當年的鄭之桐呢?卻早已作了古。據說&ldo;四人幫&rdo;打倒後,他回了省城,而一年後聽說他卻又在坪山縣死於一場離奇的車禍。
現在,尹煥章忽然想起了今晚這來的這兩個有些臉熟的年輕人中,竟有一人長得和當年的鄭之桐驚人的相似。
第一卷 第五章 三\困惑
三 、困惑
尹煥章忽然一下驚醒了過來,電視節目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了,螢幕上閃爍著一片雪花,伴著電視機發出了&ldo;沙沙&rdo;聲。
尹煥章挪了下身子,伸手抓過身邊的電視遙控器,關閉了機器,又從旁邊的桌子上端起早已涼透的茶水&ldo;咕咚&rdo;喝了一口,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ldo;老了,老了,這精神頭也不濟了,這怎麼坐著坐著就睡過去了呢?&rdo;
他放下茶杯,一抬頭看看牆上的石英電子鐘已指到凌晨六點一刻了,他站起身,開啟了房門,看著遠處的山那邊天就要矇矇亮了,不禁在心裡嘀咕道:&ldo;這兩個年輕人,到哪去了呢?該不會走了吧!&rdo;但一扭頭看著大門栓的嚴嚴實實的,根本沒有開啟過,他心裡隨之又生起了一絲不安。想想便又折回屋子關了電暖器,揪亮電筒,借著天邊麻麻亮的微光向院子後頭走去。
這廖家大院一共有三重,進了大門越過一塊粉牆照壁,便是一處寬敞的石板天井,兩邊是兩層樓的一排青瓦廂房,原是給下人們住的。迎著照壁是同為兩層的大客廳,是招待賓朋的所在,大廳門是一堂十二開的鏤空雕花格子門,現在則悉數緊閉。而在大堂兩邊順著廂房的側面各有兩道寬約三米的圈門可穿入第二重院子。這第二重院子兩邊廂房的格局與前院相同,但院子中則建了一座假山橫坐在一塊約三畝地的一處人工池塘上,池中種了蓮花並放養了百十尾錦鯉,一座觀魚亭緊捱了假山,順著曲折的迴廊連了廳堂前的臺階,假山另一頭還植了一叢金絲竹,而一株坪山特有的老梅樹,盤根錯枝橫臥在了池邊,可以說每當夏至則水波輕泛和著滿院荷香,而若是到了冬春交錯則是疏影橫斜,暗香湧動,而如今這一切看來卻顯得那麼黯然和蕭條,滿樹錯雜的枝條也顯得無比的寂寞與孤獨。主樓則要比前院的建築高了一層,堂門也由十二開改成了九開的格子門,但門板做工卻更為考究精緻,這裡邊原是供奉廖氏祖先牌位,畫像的祠堂,平常是不能讓外人隨便進出的。而如今卻也是早已荒寂冷清了。兩邊的廂房則是當年廖家一應家眷的居室。最後一重院子最為寬大,除了廚房外,便是牛廊馬圈,浴房廁所和存放各種雜物的庫房,柴房等附屬建築。而其餘的整個院子都被設計建造為以當地民族特色為主體而又相容了中原文化符號的園林,裡面曲徑通幽,瓜果茂盛,植被豐富,一應設計均兼顧了地域四時特性,置身其中那可謂千迴百轉,美不勝收。由此便也可想當年廖家全盛時是何其煊赫,而如今由於缺少養護修葺,則已是雜草叢生,一片破爛陰鬱之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