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2/2頁)
杜海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彭哲長長吐了口氣。
&ldo;差不多了。&rdo;李聰的語氣也終於顯出了輕鬆。
不遠處的車燈下隱約出現了一塊孤零零立在路邊的指示牌。發灰的蘭色鐵皮板上露出四個班駁的白漆字&rdo;坪山縣城&rdo;字下方標了個白色箭頭。
李聰一踩油門,切諾基捲起一片逆泥水加速衝過路標,箭一般劃入了夜幕深處。
黑暗中滾出了一聲低沉而混濁的,分不清是男是女的長長嘆息。&rdo;唉‐‐‐‐&rdo;
二、小城
坪山縣的老城四面環山,是典型的南方小山城。東邊倒是有一條寬約十米的龍溪河橫貫縣城而過,流入一個叫鳳鳴海的高山湖。北面則是鳳鳴海的源頭紅杉湖,南邊是直通州府的國道,柏油的四車道象條青灰色的大蛇般蜿蜒穿過叢山順勢南下。而西邊的城根則緊靠著高聳連綿的松坪山脈。
坪山縣城據記載,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數百年來,一直是一個民風淳樸,波瀾不興的偏遠小城;解放前,城中常住人口不過萬人。坪山縣城雖小,但有一家從前清時就一直經營馬幫茶葉生意的廖家卻是十分有名,解放前,據說在廖氏家族最興旺紅火時,這坪山縣城差不多有一半多倒是他家的。當時的外來官到任後的第一要緊事就是先到廖家大宅拜望廖老太爺。現坐落於城北青牛埂下,佔地近50畝,一門三重院的廖家大宅,就是那往昔輝煌歲月的不滅證明,門前那對一人多高,爬滿石斑的大石獅至今仍然巍然屹立,一雙刀砍斧削的圓睜怒目似乎也是在向人們講述著那遙遠的往昔故事。解放後,廖家老宅一度被用作新興人民政府的臨時辦公地,後又被移作人民公社和城關鎮的辦公兼幹部家屬大院。最後在1990年被省裡劃為了重點保護的文物遺址。96年老城整體搬遷後,廖家老宅也象許多其它老舊建築一樣,暫時給空置了起來,只留了一個原縣文化館的退休老職工在看大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