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性。這就是卡夫卡透過自己的道德-宗教沉思——或者說自我審判——而達到的道德自覺:謙卑和祈禱對於把為了天堂永恆那邊而立的約信守到底,是必不可少,對於在婚約狀態中把欺騙持續到底,也是必不可少的。 109。 “不能說我們缺乏信仰。單是我們的生活這一簡單的事實在其信仰價值方面就是取之不竭的。”——“恰恰在這‘總不能’中存在著信仰的瘋狂力量;在這一否定中這種力量獲得了形象。” 從對正道的沉思開始,以對信仰的言說作結,卡夫卡親身經歷了一場道德-宗教的變形記。 如果只有這一邊,沒有那一邊的世界——或者,即便有那一邊的世界,卻不朝那邊望,人無需信仰。卡夫卡的受苦是自己性情中的兩個世界的緊張引起的,他的信仰就是這兩個世界的緊張之間的繩索。這根繩索絞住了他的脖子,令他窒息,沒有這根繩索,他又無法呼吸。這就是卡夫卡所謂“信仰的瘋狂力量”的含義。只有當人們清楚了卡夫卡私人的受苦,才會瞭解他私人的信仰的瘋狂含義。卡夫卡使得如今若要理解一個形而上學問題,都必須事先了解提出這一問題的人私人的受苦。 不必多想了:儘快解除與菲莉斯的婚約。作為自我拯救手段的這場拖帶太久的婚事糾葛,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 卡夫卡的道德-宗教沉思筆記以下面這則收尾,幾乎是意料中的了: 你沒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傾聽吧。甚至傾聽也不必;僅僅等待著就行。甚至等待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靜和孤獨好了。這世界將會在你面前蛻去外殼;它不會別的;它將飄飄然地在你面前扭動。 Eco homo! 卡夫卡寫下這段文字,表明他重返天堂所需要的沾染這個世界的惡,已經完成了。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一個地窖人,做一個現代社會的隱修士。 如果海德格爾確如洛維特所說,是貧乏時代的思想家,卡夫卡就是貧乏時代的修士。儘管他們應用暗示性語言的才能是卓絕的,就思想和信仰的蘊含而言,都是貧乏時代的思想和信仰的寫真。  
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
一九九六年四月,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在巴黎病逝,享年五十五歲。 我沒有讀報習慣。基斯洛夫斯基逝訊釋出兩天後,友人小林特地打電話告訴我。小林知道我敬愛基斯洛夫斯基,稱他是“用電影語言思考的大思想家”,自以為對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有真切的理解。聽到基斯洛夫斯基去世的訊息,我感到在思想世界裡失去了一位不可失去的生活同伴,心裡覺得好孤單。對一位同時代思想家的去世感到悲傷,在我是頭一次。 一九九一年,瑞士德語電視臺介紹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每週一片,播放了《盲目的機遇》(Blind Chance,德譯片名“極有可能的偶然事件”)、《永無休止》(No End)和《十誡》(Decalogue)。每一部作品都讓我深受觸動。那時,基斯洛夫斯基的新作《薇娥麗卡的雙重生命》(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臺灣譯名“雙面薇若妮卡”,香港譯名“兩生花”)在影院上映,我趕首場觀看。從此,我認定基斯洛夫斯基是我最喜愛的當代電影藝術家。 《藍、白、紅》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鵝之歌。製作三部曲時,基斯洛夫斯基回憶了自己的生活和創作經歷。這部讀來不時讓人感動的生活經歷和創作經歷的回憶,談到好多生活倫理問題。 讓人在精神深處有所感動的藝術家歷來就不多,如今更少,多的是肥皂泡的煽情。基斯洛夫斯基很幽默、也很有智慧。這些都算不上什麼,難得的是,他令人產生莫名的感動。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帶有各種寓意的色調:冷漠的黃|色調、純情的紅色調、沉靜的藍色調。這些都還是作品中的形式色調。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還有一種質料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