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林荊璞坐在王帳中聽前方最新的軍報,啟軍已佔下餘縣西城。天明時分,吳涯才帶隊從王宮方向趕來,與吳渠在東城匯合,成掎角之勢對抗啟軍。
林荊璞聽過後,又拿扇子指著羊皮地圖,確認問:「吳祝一支可有回餘縣?」
「回二爺,吳祝留在了太后宮,他帶去的兩萬兵馬也尚守在三郡王宮中護衛。」
林荊璞不免輕笑,事態的發展比他原先籌謀的還要順利許多,「該不會是姜熹從背後歪打正著,推了一把。」
原先他與魏繹盤算著派輕騎趁隙偷襲餘縣,用最快的速度搶佔位於城西的糧倉,而不傷及吳渠等人性命,做足戲碼,事後再惹他們兄弟間互相猜忌,趁城中大亂之時,最後率大軍出兵強攻,佔下餘縣。
可沒想到吳祝此時便就猜忌吳渠與啟軍聯合演戲,引誘他而設埋伏,所以他寧可駐守王宮,連餘縣都不肯輕易回。如此一來,事情便更加明朗了。
林荊璞合起摺扇:「讓營中備戰的將士飽餐一頓,午後便出發,助皇上全力攻打餘縣。」
座下有將軍尚有疑慮:「二爺,吳祝雖沒有回三郡,可餘縣中仍有五萬水師駐守,城中作戰的地形於我軍不利,此時便派出全部兵力攻打,會不會過於著急了?」
林荊璞笑了笑,拱手謙讓,說:「遠則君臣離心,近則將領不和,天時地利,奈何都抵不過人心之間的猜忌。餘縣城東的水師已沒了軍糧儲備,我軍只需全力封鎖餘縣訊息,將城東百姓儘可能轉移到城西,不出三日,三郡水師必敗。」
必須要快。
吳祝與太后一黨昏聵,可柳佑未必不留心眼。兵貴神速,須在吳祝改變主意、想出對策前,攻下這一城!
……
軍中士氣無比高漲,魏繹早按捺不住氣,得到了林荊璞確認後的訊息,才施展開手腳,與三軍水師正面交鋒。
後方大軍從西北兩處城門悄然而入,將渾身堅銅的大船停在城外,儘可能轉移城中百姓,士兵們乘著輕舟獨進,每人的周身皆綁著繩索,沿著餘縣城內四通八達的水流伺機埋伏。
曹問青、餘子遷等人則帶了兩隊兵馬從城中唯二的兩條陸路進攻,狙殺敵軍。
驟然間,下大雨了。
蒼茫朦朧的天色沒有為這場戰役掩藏殺意,魏繹不斷用鮮血衝破這場雨的禁錮,水浪濺起後翻湧,又被染紅、沖刷。
兩天兩夜,魏繹與眾將士一樣,沒有合過眼。餘縣水師沒有充足的糧草,加上主將不在,軍心渙散,東邊的防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擊垮。
吳涯背後都是傷,胸口又中了一箭,大雨怎麼也沖不乾淨他身上的鮮血,他已經沒有力氣說話,可還是不願放下刀。
他看著城中家家戶戶已空,街上橫屍的皆是些士兵,心中又稍得了些許寬慰。
廝殺聲還在耳邊刺耳徘徊,戰爭還沒完全結束,他知道魏繹又要贏了。
十年前魏繹的父親起兵討伐□□,建立新朝,是不可一世的梟雄。而後他承襲父位,是為了苟活;陰謀算計,是為了奪權。
至於如今所做的一切,他已與坊間相傳的那個自私狹隘的皇帝相去甚遠,卻越來越像另一個人,或許,他該是真正的皇。
第128章 亡國 大殷五百十二載,始亡於今日。
柳佑這幾日在太后宮前死諫未果,待到姜熹鬆口讓吳祝髮兵時,終是遲了。
吳祝的兩萬兵馬從官道奔走到一半,便探知魏繹的十萬大軍已攻下了餘縣,占城為營,因此不得已半道折回王宮。吳涯戰死,吳渠被俘,城中所存兵馬皆降,被繳船隻兵甲無數。
不料想回宮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