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7000多萬!一年的利潤就完全可以建成一個同等規模的中陽紡織廠!到1986年為止,中陽紡織廠歷年來的利潤加在一起,可以修建成十幾個同等規模的中陽紡織廠!1985年,中陽紡織廠正式改名為中陽紡織集團公司,下屬二十多個分廠,與此同時,雄心勃勃的中陽紡織集團公司還兼併了三個即將倒閉的工廠,救活了兩個已瀕臨破產的企業。這是中陽紡織廠的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都無法比擬的,它給國家的貢獻也一樣是不容質疑的。
中陽紡織集團公司在1985年後開始走下坡路,到1986年以後,由盈利走向虧損。國家利稅制度的深化改革,糧棉價格的全面放開,鄉鎮企業的迅速崛起,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確立,國營大型企業的管理不善以及自身包袱越背越沉等等諸多原因,致使中陽紡織廠陷入越來越無法自拔的困境。截至1995年年底,除去外欠的款項,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累計虧損和負債額已達到45億元人民幣!而最近的虧損和負債額還沒有結算出來,預計總外債額將接近6億!將成為國家銀行最大的債戶。從1995年2月份開始,公司便已發不出一份工資。到1995年7月份為止,離退休工人和幹部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費也全部停發。從1993年1月份開始,公司的一些分廠便開始停產。1994年底,公司的大部分分廠分公司基本上都處於停產狀態。1995年10月份,搖搖欲墜的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終於垮了下來,公司全線停產,往日紅紅火火、震耳欲聾的中紡公司,頃刻間變成了一片死寂。
這麼大的一個國營大型企業,停工停產,加上離退休職工,近3萬工人幹部沒有事情可做,而如今年關在即,再過幾天就是春節,公司的職工們已經十多個月沒領到工資了,天寒地凍,沒吃沒喝的,物價又是這樣的高,想想怎麼會不出事!
市委市政府也早已把如何救活中陽紡織集團公司列入1996年工作中重點的重點。市常委會多次開會研究,並且決定由市長李高成親自掛帥,由市銀行、市經委、市計委、市財委等部門聯合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解決中紡的一系列問題。這個領導小組成立時,已經是1995年十月份了。雖然早已開始了工作,也已連續幾次給市委市政府做了匯報,但由於已接近年底,各種各樣的事情一下子全壓了過來,哪兒也忙得一塌糊塗,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的最終決策還是沒能拿出來。到了1996年元月份,市委市政府又曾研究了一次,而這次只是政策性的,到春節期間,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給中紡的全體職工補發一到兩個月的工資。而其它的事情,只有等到春節後再說了。然而偏是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工人們卻真的要鬧出事來了,而且規模還是如此之大,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到憂慮焦心了。
市長李高成想來想去,怎麼也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來。說實話,這些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門口上訪、請願、鬧哄,並不是什麼希罕事。甚至於連過路的在市委市政府上下班的人似乎都見怪不怪、睬也不睬了。好像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自然而然也就沒人把它當做一回事了。這些雞零狗碎、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鬧還不是白鬧。幾隻青蛙叫喚,還能把天翻過來。但這回不同!第一是人數多。三四千工人,誰知道到時候還會來多少!再加上還有近百輛汽車。這麼多人和車聚在市委市政府門口,頃刻間就會造成整個一條街的交通堵塞。市委市政府這條街是市裡的中心地帶,東西足有十多里。若趕上上下班尖峰時間,連人帶車全都堵死在這條路上,那可就不像是幾千工人在鬧事了。第二,眼下正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年關在即,物價陡漲,市委市政府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仍然沒能把物價的漲幅平抑住。前不久市政府曾作過一個重要的決策,就是採取了種種便利條件允許菜農進城直銷蔬菜,還專門為此在市中心開了一個直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