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章 現代電視(為堂主你好嗎嗎嗎嗎嗎加更) (第1/2頁)
術小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康平借了一堆文獻,回到晨邊街公寓認真研讀。
1907年11月26日,俄國物理學家、發明家鮑里斯·洛夫維奇·羅星在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電視的方案。
方案中,攝像部分的掃描是機械系統,由兩個旋轉的稜鼓分別完成影象的行、場掃描,同時還傳送行、場同步脈衝,光電管完成畫素-電流轉換。影片訊號傳輸到布勞恩管,布勞恩管使用了兩套獨立的磁場偏轉線圈,掃描電流透過電磁感應的方法產生。
羅星的這篇電視論文屬於設計構思性質,他經過幾年的努力,不斷的改善,終於做出了“電視機”實物,於1908年獲得英國專利,1909年獲得德國專利,1911年獲得美國專利。
此處的“電視機”加了引號,因為羅星版的電視機並非現代電視機,他的電視裝置只能傳輸簡單幾何圖形的影像。
羅星被認為是“電視先驅”,而“現代電視之父”另有其人。
刷完論文,李康平開始畫圖。
李康平畫的電路圖與羅星的電視系統電路圖存在兩點主要差異。
第一,羅星的電視系統是有線閉路傳輸的影片訊號,而李康平畫的電視系統是無線開路傳輸的射頻訊號。
第二,羅星的電視系統在攝像部分使用的是機電掃描,顯像部分採取的是電磁掃描。而李康平畫的電視系統全部使用電磁掃描。
李康平為這篇論文取名為。
此文中,李康平發明了一個新的學術名詞---kespe。
翻譯為中文,kespe即“映象管”。
映象管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李康平作出瞭解釋,“映象管”應該是強化版的布勞恩管。
強化版的布勞恩管又是什麼東西呢?
這需要時間去研究,去做出實物。
在李康平的記憶中,“全電子電視系統”從基礎理論提出到產品研發、再到商業化運作,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耗資5000萬美元。
李康平可以少走點彎路,但再怎麼走捷徑,至少也需要百人以上的精英研發團隊,以及不低於500萬美金的研發資金。
“全電子電視系統”不單單是電視機的研發,還涉及電視臺系統的開發、建設、運維。這做的不僅僅是單個產品,而是一種新的電信系統。
1922年,世界上並不存在任何一家電視臺。所以,“全電子電視系統”是工程量極大的系統化工程,絕非李康平單槍匹馬可以搞掂。
這不妨礙李康平先把“全電子電視系統”的基礎理論論文寫出來。
鐘意這種型別的論文,李康平寫完,寄往編輯部。
天氣越來越熱,李康平的碩士畢業答辯安排在夏天,博士畢業答辯也是。
赫特萊樓會議室,哥大的幾位物理教授坐鎮於此。
格林教授、哈里斯教授是李康平的熟人,這兩位教授參加了去年李康平的碩士畢業答辯會。
伍德蓋特教授與李康平的關係超越了熟人。亦師亦友,互利共贏,兩人大概是這麼一種關係。
薩維教授、貝克曼教授,這兩位教授對李康平而言並非陌生人,大家都在哥大物理口混飯吃,相互之間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瞭解。
格林教授依然是答辯組的組長,他首先發言:“我們沒有忘記,去年的這個時候,那個非常炎熱的酷暑之日,我們坐在這裡,參與了李先生的的答辯會。我很高興的看到這篇論文成為了物理學中的經典論文,並且在索爾維會議上進行了陳述,得到了全世界物理學家的認可。”
“一年後的今天,仍舊由我主持李先生的博士畢業答辯會,關於這篇博士論文,請李先生開始你的陳述。”
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