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章 實驗原理圖 (第1/2頁)
術小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戴維森早在1921年便開始研究電子衍射實驗,卻一直失敗。
1926年初,薛定諤發表了波動力學的論文,戴維森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篇意義重大的論文,深受啟迪。
隨後,戴維森改進了實驗方法,終於在1927年取得成功。
現在,1922年年初,李康平剛剛發表了,波動力學只不過是有了雛形,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論,需要薛定諤等人補充完善。
而薛定諤這個時候應該在阿爾卑斯山的某棟別墅裡善待他的情婦,沉迷於愛情的薛定諤,此時想必沒多大心思研究波動力學。
現在直接丟擲薛定諤的波動力學論文,顯然超綱了。
李康平設計了一條理論/技術路線,到了某個時間節點,就推出某種理論或技術。
新理論、新技術的推出,要結合當前的整體環境,以及人們能接受的超前值。
如果人們的超前值是未來五年,而你推出未來十年、二十年的黑科技,未免不妥。
美國的專利保護期是十七年,李康平沒有必要那麼早申請未來幾十年才能做大規模應用的專利技術。
怎樣把握火候,考驗的是李康平的整體佈局與細節操作。
商業方面亦是如此,新商品、新商業模式的推出需要結合當前的消費習慣和市場格局,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消費者接受的超前值。
薛定諤的論文就讓薛定諤自己去寫吧。
李康平繞開薛定諤的那套理論,主要從實驗技術方面論證電子衍射實驗的可行性。
“x射線和光線對晶體原子只有微弱的影響,易於穿透晶體結構。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x射線的衍射影象比較微弱。理論上來說,電子波與x射線有很大的不同,晶體原子所帶電荷對它的作用很強,在晶體中會迅速被吸收。也就是說,x射線衍射驗證不了的東西,有可能透過電子衍射來達成。”
“基於這個原則,我構思了這麼一種實驗設計,嘗試利用電子衍射實驗來證明物質波。”
李康平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畫圖,其餘三人靜靜聆聽、認真觀察。
李康平畫的電子衍射實驗原理圖的整體視覺效果是一個扇面,他看圖說話:“我是這麼設計的,一束速度已知的電子打向鎳晶體,收集器只能接收彈性散射的電子,並可沿一圓弧圍繞晶體移動,晶體本身可繞入射軸旋轉,所以我們有可能測出晶體前面任何方向的彈性散射,入射束10°或15°角以內除外。”
煙不離手的伍德蓋特教授猛地吸了口香菸,他說:“李,你的實驗原理設計,與冉紹爾圓環法有很大的區別,確切的說,是兩種不同的實驗。”
博覽群文的伍德蓋特教授讀過德國物理學家冉紹爾發表於1920年的論文。
冉紹爾圓環法是研究電子運動的實驗方法,冉紹爾利用這種方法高度精確的確定了慢電子的速度和能量。
粒子間相互碰撞的有效截面概念由冉紹爾首先提出,一戰之後,冉紹爾繼續用他的圓環法研究慢速電子與各種氣體原子彈性碰撞的實驗。
冉紹爾圓環法,顧名思義,這種實驗方法的原理圖看上去是一個圓環。
而李康平電子衍射實驗的原理圖是120度的扇面。
究竟是老一輩德國物理學家的方法管用,還是後起之秀中國物理學家的方法有效?
20世紀20年代是物理學發展史中不平凡的十年,新舊思想激烈碰撞,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新人莽著往前衝,老將堅守傳統陣地,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普通百姓在思想上的超前值是很低的,據說只能超前7秒左右。
有些人不但不超前,反而倒退,實在是可悲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