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楊花滿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中國史書上,“種子戰爭”曾導致過一國的滅亡。歷史上,越國與吳國在會稽作戰,越國戰敗,勾踐成了吳國俘虜。後來吳國釋放勾踐回越國,勾踐進獻粟十萬斛,都是蒸煮過的,說這是上等種子。吳國發給農民去種,種子都不發芽。因此吳國沒有收成,人民大鬧饑荒。越國就出兵討伐吳國。吳國因此滅亡。

視線拉到現代。事實上,不只西蘭花,胡蘿蔔、菠菜、番茄、彩椒、茄子、洋蔥等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中國種子同樣面臨失守。

據農業部《2021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蔬菜種子是我國進口額最大的農作物種子。進口額總計2.38億美元(約15億元人民幣),佔進口總額的55%。其中,佔比最大的就是高階種子。

試想一下,如果外資突然切斷種子供應,或者大肆提高價格,結果會如何?中國廣大的農戶和生產企業將陷入困境。你吃的每一口蔬果,背後都有天價“洋種子”。

事實上,洋種子的壟斷局面並非一日之功。自1982年國內種子市場化以來,跨國公司長驅直入,紛紛搶灘中國種子市場。

跨國種業巨頭的農藥產品。四十年來,這批數千億市值的跨國種業巨頭,依託“資本+併購+國際化”的大手筆操作,已經早早滲入中國市場!

其中,德國拜耳(孟山都)在全球種業一家獨大,擁有大量轉基因玉米品種和20多類2000多種蔬菜種子;

美國科迪華(杜邦+陶氏)則涵蓋了玉米、小麥、水稻等十幾種主要作物;

瑞士先正達銷售的種子產品則分為大田作物種子、蔬菜種子和花卉種子,其中供給的大田作物種子包括:玉米、大豆、水稻、油籽、大麥和小麥等;

如小麥﹑水稻﹑高粱﹑玉米﹑棉花﹑牧草等。直接供給糧食,油料和衣物原料為主。)

德國巴斯夫除了玉米種業外,在蔬菜和小麥等作物方面亦有著雄厚的潛力。

這批國外巨頭透過與科研機構合作、設立研究基地、配合植保方案等套路。以“種子+農藥”的模式深入農戶群體,賺得盆滿缽滿。

以拜耳作物科學蔬菜事業部、聖尼斯種子(北京)有限公司為例,擁有150多年曆史,每年平均更新125個新品種,在華經營7大類作物100多個品種,全國合作示範點超過200個;

巴斯夫旗下的荷蘭紐內姆種子公司,擁有24種作物、約2600個作物品種,研發、育種體系極為成熟,覆蓋品類極全,國內企業根本無力招架。

反觀我國,本土蔬菜種子研發起步晚,至今只有60多年的歷史。存在著科研投入小、研發人員不足、智慧財產權保護薄弱、與市場脫節等問題。

事實上,老祖宗們在人力上“重農”,但在科技上,就一直沒有把種子當成好東西。過去,中國許多種子資源被國外盜取,甚至被不經意間拱手相送,成為攫取遺傳資源的重要物證,給我國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以大豆為例,原先僅被美國人視為觀賞植物,最後卻從中國賺走超千億外匯。早在1898年,美國人來華考察採集到野生大豆,視作珍奇植物進行觀賞和研究。

1925~1927年,美國人多賽特(P.H.Dorsett)在東北地區採集了1500多份大豆材料;

1929~1931年,多賽特和莫爾斯(W.J.Morse)在東北地區採集了622份大豆材料。之後,又相繼從中國、朝鮮半島採集了4000多份大豆材料;

1974年9月,美國派出一支龐大的植物代表團訪問中國,其中有從事大豆研究的學者布林納德,在中國到處採集大豆野生植株。

美國人透過偷採和欣然接受“贈送”等方式,獲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降服狂暴大少爺

降服狂暴大少爺

空白協議書
遊戲 完結 11萬字
機神降臨

機神降臨

浮游雲中
遊戲 完結 79萬字
無上吞噬

無上吞噬

曾氏六合網
遊戲 完結 322萬字
兔女郎(寵物情人2)

兔女郎(寵物情人2)

人生幾何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生--禩瑾如織

重生--禩瑾如織

不是就是
遊戲 完結 23萬字
異界金剛

異界金剛

青詞
遊戲 完結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