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西行 (第1/2頁)
北斗瑤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天還未亮,眾人便啟程了。這回的隊伍,比來時長了許多。
鐵重關上守軍,除少數散去之外,大部選擇跟著公主和徐家西行。
他們不是傻子——天下將亂,無論諸侯混戰、妖獸降世還是胡虜入寇,都能輕易將這一千多條生命吞噬殆盡,還不如跟著貴人,去西域尋一處避禍之所。
當然,明眼人看得出來,兵一多了,便有糧草輜重,反不如百十匹馬輕裝簡從。
季如光又消失不見。賀魯告訴公主,他跟在馬隊之後五里前後,隨時護衛。
就這樣,長長的馬隊深入草原,行了半月有餘。
這些日子裡,除幾波胡騎有所襲擾之外,並未遭遇朝廷大軍——京師紊亂,邊將只好結城自保,沒一個願意出塞追擊的,也沒一個敢來觸碰季如光的逆鱗。
漸漸地,草場退去,沙磧侵道,時不時還會颳起黃風,馬隊便將輜重車和戰馬結成圓環,人躲避其中。
紅柳和鹽湖點綴沙裡,不一會兒又是一望無際的戈壁。
奇特的是,在許多完全無法生存的地方,常常會散佈著小小的綠洲,在綠洲邊的蘆葦叢中,往往又隱匿著小小的聚落。
那裡的人衣食樸素,卻樂天知命,還能為馬隊補給淡水和乾糧。
他們常常會問及“薩寶大人”,有些地方還用黃土夯了簡陋的“明光侯廟”……
荒蕪,寂寞,貧瘠,掙扎……越往西行,符壽安越覺眼熟——她知道,這是先代明女們的記憶。
在越過一個大沙堆之後,一座半埋土中的城池,斜斜露出箭樓來。
“那是什麼?”符壽安好奇地問。
“玉門關。”徐盛嬰沉鬱地說。
“不是天下重鎮、西域門戶麼?怎會無人駐守?”
“這……”徐盛嬰啞然,徐守成卻接上了話:“殿下大概以為,從鐵重關至玉門,盡為朝廷所有,而我們之所以繞去草原,是為了避開這些沿途關隘?”
“難道不是?”
“哈哈哈……”徐守成苦笑道,“殿下一定不知,自八十年夜猙之亂後,鐵重關便成了玉門,而玉門……只是個孤懸於史書上的虛名了。”
“那你們去年從西域到京師,走的也是……”
“不錯,繞道草原。只不過當下春暖,彼時天寒,路上不知折損了多少西域健兒。”
“也就是說,本朝國土,比我在文人筆記中讀到的要小上許多……”
“哈哈哈哈!滿朝文武,無一人提及此事,連陛下也都假作不知。”
“那西域都護和朝廷的信件往來、平日都是如何實現的?”
“殿下可曾聽過‘十一使’?”
“不曾聽過。”
“八十年來,西域都護府若要與朝廷通訊,每回都要派出多支信使,從不同方向趕往永寧。為何如此?只因路途艱險,又無驛站可倚,信使們往往十不存一,所以願意送信的人,往往都是死士,人稱為‘十一使’。”
“待我們打通玉壁,令東西商路暢通,這裡一定會恢復往日榮光。”
“出了玉門關,麻煩才剛剛開始。我們路上那些險阻,都不算什麼。”
符壽安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數百里戈壁灘,寸草不生,又有流沙,假如能跨越這裡,方能到西域都護府所在地:西州。
而從西州到玉壁,又有數百里路程……
初夏的日光初現毒辣,馬匹跪倒在一片水窪邊,貪婪地將口鼻沉浸其中,任士兵拉拽,也不願起身出發。
符壽安不免感慨,任自己精通法術,似乎有通天徹地之能,在茫茫沙海面前,又與尋常百姓有何分別?怪不得當年博望侯出西域,史書中要用“鑿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