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1/3頁)
水千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反覆的商議,封野將大軍分成了三路,一路繞山而過,直抵太原,一旦山中有伏兵,也可一舉切斷太原軍和伏兵的聯絡,一路按照原計劃穿山而行,另一路保護輜重在後方慢行。
只有前兩陸軍順利透過,並在山中要位立寨,才能確保輜重和糧草的安全。
繞行的隊伍由王申帶隊,連夜輕騎出發了,其他兩路則留在原地,他們在等一樣東西——雨。
下雨雖然不好行軍,但亦不便設伏,他們要尋一個視線不清、冰雨刺骨的夜晚,輕裝火速穿過重霞山。
為了讓敵人的斥候拿不準他們各路分兵究竟有多少人馬,以及不被看穿他們雨夜急行的意圖,他們費了好一番功夫做戲。
譬如,儘管王申只帶走了一萬兵馬,但開灶的鍋卻減少了一半,帳篷也撤了一半,迷惑敵人大軍已繞山而行,留在山中的僅有一半兵力保護輜重糧草。
再譬如,令巡守的將士一日比一日懶散,甚至搭建起了牛馬羊的圍欄,挖鑿了一個蓄水池,做出要長期紮營在此的模樣,並放出斥候去探離此處最近的廣信城的訊息,令敵人以為他們有意先取廣信。
如此裝模作樣了半個月,他們預計王申的兵馬應該已經走出重霞山了,而他們也終於等來了連日的大雨。
斥候回報,上峰寨的守將前些日還勤操練兵馬,下雨之後,亦十分警惕,但見封家軍一切如故後,也漸漸地鬆懈了下來。
三月初一,朔月當空,陰雨綿綿,月亮暗得幾乎要與夜空融為一體,大地昏沉,山中更是漆黑一片。
封野親率六萬大軍,人銜枚,馬裹蹄,冒雨出發,疾馳向上峰寨。
當上峰寨的將士聽到馬蹄聲時,已經錯過了伏擊地,且被封野殺了個措手不及,封野自己領兩萬正兵直突營寨,分兩路奇兵,一路側應,一路攀山繞到後方截斷上峰寨的退路。
上峰寨原本處於易守難攻的有利位置,但凡來襲,必是仰首而戰,但營寨比不得城牆堅固,封家軍又猶如鬼魅般突然降臨,被兩面夾擊之下,很快就難以抵擋,而撤退的後路又被包抄,天將明時,便已經敗了。
當燕思空隨著輜重部隊慢騰騰地於當日晚間抵達上峰寨時,封家軍正在清點戰損,修葺營寨,部署兵力,儼然已成了這裡的主人。
燕思空看著井然有序、紀律嚴明的封家軍,心中感慨,儘管他飽讀兵書,自詡謀略不輸人,但帶兵這回事,他卻沒有多少自信,要統領十萬大軍,需要非凡的魄力、膽識、智慧、遠見、手段,但凡將領有一絲一毫的綿軟,都壓不住這幫粗野的兵蠻子,別說是十萬人,就是十個都能搗出亂來,要讓十萬人順從、忠誠於一人,這一人該有怎樣的威嚴。
封野年紀輕輕卻做到了,再給他十萬、二十萬,他也一樣駕馭得了,這就是他令朝廷聞風喪膽的原因。
進入上峰寨,封野正在處理俘虜,他不嗜殺,但也從不手軟,不降的一律格殺,最終收降了四千將士。
燕思空有些遺憾:“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你何不等我來了遊說守將?”
“沒有歸降之心的,留在身邊可能是個隱患,要來何用。”
“輕易投降的,也可能是不忠、懦弱之輩,難道就不是隱患嗎。”
“這話要因人而異。”封野自得道,“倘若今日攻寨的是外邦蠻夷,投降的必然是貪生怕死之輩,可朝野內外對狗皇帝不滿的比比皆是,他們大多是在閹黨如日中天時就滿積怨懟,他們降我,是棄暗投明。至於那些冥頑不靈的愚忠之人,殺了就殺了。”
這番話倒也沒錯,燕思空只是不免可惜,再者,他一直在潛移默化地融入封家軍,儘管封野不給他實權,但又不免要依仗他的才能,因而哪怕掛個虛職,他在軍中亦有地位,他要讓封野養成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