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2/4頁)
張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公司裡真的是拿不出這筆錢來,工人們發不了工資,公司裡連電費、水費也交不起。而國家從4月份就決定貸給我們的5000萬人民幣,我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也無法從中先提出這300萬作為預付款把這份要命的合同簽定。時間就是金錢,這份合同就是公司的命呀。合同再好,雙方沒有簽字,那也只能是一堆廢紙。按說這麼大的一個公司,在別人眼裡,從哪兒弄不出300萬來。但事實就是這麼殘酷,這麼大的一個公司,就是無法能弄到這300萬。這麼大的一個城市,就是沒有一個地方願意借給我們這300萬。一個外債達幾個億的企業,誰願意把300萬往這個黑窟窿裡扔。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等著國家的這筆貸款,我們也只能上上下下地去跑,只能四處奔波遊說。7月份的合同,我們擬定的一、二、三級棉花的平均價格是14000元一噸,等到了8月下旬時,就一下子漲到了16500元一噸。到了9月份時,便再次漲到了18000元一噸,到了10月份時,竟漲到了將近19000元一噸。等11月份我們得到貸款時,即便是四級、五級、六級棉花的價格,也都超過了18000元一噸。貸款退給了我們7個月,卻讓我們損失了800多萬!而且11月下旬,已經到了隆冬季節,這又讓我們到哪裡去買棉花呀!我們幾十個採購員,幾乎跑遍了所有的產棉區,最後才算在江西的一個縣份的棉麻公司裡,買回了公司裡望眼欲穿的2000噸棉花。
馮敏傑有些痛惜萬分地說:&ldo;這個縣份幾乎不產棉花,而且我們也知道他們的棉花不好。這個棉麻公司出售的棉花,其實也是在別的地方買下的二手貨,但這是人家早就定購下的期貨。沒有別的,就因為人家有錢,於是就眼睜睜地看著人家在咱們身上賺了這麼一大筆錢。為了把棉花的價格壓下來,我們先後同他們協商了七八次,最後才算以平均18000元一噸的價格,購回了2000噸棉花。同當時各地的價格相比,每噸便宜將近300元左右。棉花確實不好,但也絕不像別人說的那麼壞。二級棉佔到15%以上,三級棉佔到20%,四級棉佔到10%,五級和六級棉各佔25%左右。在最後簽訂合同以前,我們把公司最好的工程師和棉檢人員都請了去,我們商量了又商量,把棉花看了又看。棉花不好,但又不能不買,再不買誰知道價格又會漲到哪裡去。要是再買不下棉花,公司裡的原料早已用盡,沒有原料,公司一年的任務就全得泡湯,幾萬工人幹什麼,又吃什麼?棉花質量不理想,但相互搭配著,完全可以用,怎麼著也比沒有活兒幹強呀。還有的人說,既然知道棉花不好,為什麼第二次又在人家那裡買回了幾百噸?這些人說話也不想一想,假如我們真的在這上面搞了鬼,我們還會第二次去買嗎?我們真的就會那麼黑,真的就會那麼傻?實際情況是,我們提走2000噸後,人家說他們那兒還有一千噸左右,如果我們想要,還可以再便宜一些。當時全國的棉花行情我們清楚,確實沒有比這更便宜的價格了。雖然沒有錢,我們還是答應再買一批。回來後,我們一方面穩住人家,一方面趕緊試用這批棉花,發現這批棉花的質量確實還行,於是又咬緊牙關,傾其所有,又買回了450噸,想想也真是寒酸,沒有辦法,真的沒有任何辦法,誰讓我們這個公司這麼窮呀。採購員一見到我們就哭鼻子,也數不清有多少回了,什麼價格也給人家談好了,就是因為錢到不了位,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廠家把自己早已訂好的棉花提走。一次次地催公司,一次次地給人家說好話。什麼事也不頂,如今是市場經濟,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牌子管什麼用,人家就認錢。這幾年大中型企業的信譽又不好,牌子越大人家反倒越怕你越躲著你。反過來我們自己也心虛呀,人面上,都還是個廳局幹部,都還是個大公司的總經理,其實比人家一個個體戶、一個鄉鎮企業的小老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