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第4/5頁)
張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1995年國家在銀根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仍然貸款6000萬,結果預計將虧損2000萬!這真是一個跳不出去的怪圈,貸得越多,虧得就越多!為什麼?這些虧損究竟是怎麼虧出來的?不合情理,也不合規律,太讓人深思了。就這麼幾年來,刨去外面拖欠的我們的債務,這其中一大部分是根本要不回來的債務,我們的外債總額。加上利息已達到五億八千萬!其實真正的數字比這個還要多得多!到底是怎麼欠下來的,原因究竟在哪裡?我們真的該問一問了,也真的該查一查了。是,也有我們國有企業體制的問題,包袱太重,成本太高,機構太大,管理機制太死,個體和鄉鎮企業同我們的競爭太不公平等等等等。但這能是唯一的原因嗎?同我們的情況一樣的大型紡織廠有很多很多,像陝西、像山西、像吉林、像山東,人家的那些大型紡織企業為什麼都能越搞越活,越搞越好?而偏是我們這樣一個身在產棉區的紡織行業,卻每況愈下、越來越差,以至停工停產,欠債近6個億!我們的技術不行嗎?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的本科大學畢業生,有二千多名,技術員有一千五百多名,工程師有八百多名,留學生有二十多名,這是任何一個鄉鎮和個體企業根本無法相比的。我們的裝置不行嗎?從八十年代起,中紡的裝置改造工程幾乎就沒有停止過,1993年國家貸款一個多億,便全面徹底地完成了中紡裝置改造工程。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中紡的一些裝置也仍然是一流的,再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它也不會落後,這也同樣是個體和鄉鎮企業根本無法相比的。我們沒有市場嗎?別的不說,只我們生產的寬面白棉布,國內的市場就一直供不應求,有多少馬上就會要多少。國外也是如此,我們的產品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同樣是供不應求。從質量上講,更不成問題,我們中紡的產品始終有著極高的信譽,老百姓對我們的產品非常信賴。這一切,也都是鄉鎮企業和個體企業根本無法相比和難以企及的。包袱太重,我們完全可以想辦法減輕它;成本太高,我們的質量優勢可以抵消了它;機構太大,我們不是正在精簡機構嗎?管理機制太死,國家那麼多的優惠政策不正是要撕破種種羈絆,搞活國有企業嗎?只要你一心為公,只要你真是當官為民,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其實最大的癥結就在這裡,在中陽紡織集團公司裡的領導們身上,他們整天都想了些什麼,整天又幹了些什麼!&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