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九寒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壯烈。
幾座屏風隔開的空間分別是客廳,書房,廚房,臥室,一如正常家居。
在看過去,是一座書畫圍屏,橫置正中,四扇,分別是仲仁的梅,趙孟堅的蘭,文同的竹,石濤的菊,雖然是仿跡,卻也仿出了幾分風骨,下面都是同一個落款,&ldo;回&rdo;。
鹿欽原細細品評了一會兒,繞過屏風走向後面。
屏風後是花園式的庭院,假山是鑿挖時故意遺留下來點綴的,上面長著青草野花,山頂裝飾著一座八角涼亭,半山腰處寺簷若隱若現,有細細的流水自山上傾瀉而下,山下有谷,谷中有房,有溪流小橋,細看有幾分伏山的樣子。
假山不大也有半人來高,佔了一平之地。
其餘的地方大都被花草佔據,爬藤類居多,枝葉交纏層層疊疊已經分不清彼此,給人一種身處幽谷花林的感覺,靠著邊緣的地方是一張舊式軟榻,榻上放著棋盤靠枕薄被,小七正坐在榻上,低著頭往下面看。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這山上唯一一處峭壁,遠看猶如向人招手,當地人便叫這座山叫招搖山,說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神山,山上住著神仙。
鹿欽原不由嗤笑,的確是住了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可惜卻是為人所困,身不由己的苦命神仙。
聽到鹿欽原近似於嘲諷的嗤笑,小七轉頭來看他,見他四處逡巡著觀看,便問:&ldo;怎麼樣?&rdo;
鹿欽原哼道:&ldo;神仙洞府。&rdo;語氣卻諷刺的很。
小七呵笑一聲,並不說話,轉頭繼續往崖下看,陽光薄薄的照在身上,明明應該是溫煦和暖的,卻被山上的靉靆霧氣侵染幾分冷意,也顯得小七孤冷淒零。
鹿欽原走上前將絨盒扔到小七懷裡,挨著榻邊坐下,扯了薄被裹住小七抱在懷裡,小七一隻手在懷裡摸了半天才摸到盒子,又掙出另一隻手,小心翼翼的開啟,裡面是一隻玉雕栗子,玉是上好和田子料,成年人拇指大小,血紅中一點凝白,雕刻師傅技藝了得,借著顏色下刀雕刻出來好似剝了一半皮的栗子,小七拿在手中細細觀看,鹿欽原也湊近了看,在凝白處小篆雕刻著&ldo;伍柒&rdo;兩個字,線條流暢細膩,若不細心一時也發現不了。
小七把玩了一會兒,一掃剛才的鬱鬱不樂,把玉慄戴在脖子上,順手捏捏銀質龍貓,一併放在衣服裡面,盤了腿還是往下望,也不知看的什麼。
沿著峭壁邊緣鑲著玻璃,從外看這裡同玻璃花房差不多,風吹不進雨淋不著,一方面是保護一方面是防範。順著小七的目光看下去,雲霧繚繞,綠濛濛,鹿欽原陪著看了一會兒起身去了書房,他想看點書靜心。
書房雖然簡陋,書房該有的東西一樣不缺,書架是古董老式書架,塞的滿滿當當,旁邊附加一小的書櫃,樣式也是前幾年時興過的,書桌卻是梨花木,桌上擺著筆墨紙硯,花玉筆洗白玉鎮紙,地上一口青花瓷畫缸,裡面放著幾卷畫軸,與書桌配套的梨花木椅上放著繡忍冬紋的靠枕,椅子後面的牆上掛著一幅字,單一個&ldo;讖&rdo;字。這字寫的行雲流水,一筆而成,連而不斷,大氣蕩然,只是意思卻不大好,仔細看了落款,只蠅頭小篆落了個&ldo;回&rdo;字。
鹿欽原大致看了下書目,書大多是言語晦澀難懂的古言書,四書五經,禮義春秋,經史子集,也有野史艷本,志怪故事。
鹿欽原還沒選擇好看哪本書,只聽&ldo;咔嚓&rdo;一聲,門被開啟,有人進來了,接著響起一個驚慌的聲音:&ldo;老師,不能進去,您快出來,我帶您去找七少爺,七少爺不在這裡……&rdo;
</br>
<style type="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