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議機關協商後確定。&rdo;同樣,康普豪森‐‐漢塞曼內 閣也沒有撤換一個舊官吏,不曾動彈舊普魯士國家機器的任何一個部份。馬 克思指出:&ldo;三月革命只是改組了政治上層,而沒有觸動它的全部基礎:舊 官僚制度、舊軍隊、舊檢察機關和那些從生到死終生為專制制度服務的舊法 官。&rdo;於是,國王又恢復 3 月 18 日中午以前的權力,內閣則成了封建君主抵 擋人民革命情緒的緩衝物。康普豪森也承認:&ldo;我們已成為王朝的盾牌。&rdo; 在對待農民的問題上,資產階級自由派依然未敢觸動封建基礎。德意志 革命雖是以實現國家統一為形式出現的,統一問題被提到首位,土地問題列 於次要地位。但二者又是密切相關的,解決農民的問題是關係到削弱封建割 據勢力、壯大革命力量的大事,是實現民族統一的基礎。三月革命爆發後, 農民紛紛停止履行強制徭役,並迫使地主立下字據,放棄封建特權。這個事 實,只需&ldo;三月內閣&rdo;加以法律承認,農民(尤其是易北河以東的農民)便 可獲得徹底的自由。然而,資產階級自由派卻拒絕實現革命的經濟內容,害 怕用革命的方式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3 月 27 日,內閣發出命令,宣佈一切 利用威脅和暴力迫使地主所做的讓步一概無效。在由漢塞曼提議、部長吉爾 克擬定的普魯士土地改革草案中,把所有的封建義務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 贖取而廢止的義務,一類是無償取消的義務。最後無償廢除的僅是一些細瑣 的義務,如地主狩獵權、土地轉移金、屠宰什一稅、放牧稅、養蜂稅、水渠 捐等,而這些封建義務事實上早已不存在了。主要的封建義務徭役租等卻依 然存在。所以馬克思揭露說:1848 年的德意志資產階級&ldo;毫無良心地出賣這 些農民,出賣自己天然的同盟者,可是農民與它骨肉相連,沒有農民,它就 無力反對貴族&rdo;,&ldo;保持封建權利,在(虛幻的)贖買的幌子下批准這些權 利‐‐這就是 1848 年德國革命的結果。真是雷聲大雨點稀!&rdo;1789 年的法 國,在攻打巴士底獄後 3 個星期就清除了封建垃圾。而 1848 年的德國,在三 月起義後的六個月,一直沒有採取任何(哪怕是臨時)的措施來滿足農民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