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老頭尷尬地摸了摸鼻子,想著怎麼組織語言。
張知一邊給小豬蛋皮上藥,一邊道:“在給小豬做去勢手術。”
張老頭真恨自己手慢,沒能捂住張知的嘴。
這樣的名聲傳出去,她孫女以後還怎麼嫁人啊!
“啥?啥是去勢?”二娃奇怪地看向張知。
大娃和王稔也一臉疑惑地看過來。
張知還以為他們感興趣,又指揮張信山幫忙抓了一頭小豬,摁在地上。
張知手起刀落,一顆帶著血絲的蛋蛋就出現在了手掌心,遞給二娃看,“二哥,這就是去勢。”
大娃和二娃驚慌的後退了兩步,總感覺胯下涼颼颼的。
倒是王稔上前兩步,看了看張知的手心,又看了看小豬的臀部,讚道:“知了妹妹,你好厲害,比我們家的護院還要厲害,能教教我嗎?”
他們家的護院就不能一瞬間割下人一坨肉,打鬥好一陣只能把人打暈。
張知驕傲地揚了揚下巴,前世自己經歷了上千場手術,在人身上摘下來的東西不計其數。
但沒等張知開口,張老頭就搶著開口道:“知了還沒教會我,我先學。小稔啊,讓大娃二娃帶你去捉黃鱔吧!”
張老頭都不敢想,王稔要是學會了給豬去勢,然後再給家裡人表演一番,人家父親找上門來會是什麼樣子。
王稔暗道一聲可惜,依依不捨地被大娃二娃拉走了。
“爺爺,這可是你說要學的。”張知將刀片遞給張老頭。
另一個蛋蛋還在那掛著呢!
張老頭咬咬牙上前,還別說,下定決心以後,張老頭做得格外順手,他給小豬上完藥,這一頭豬也搞定了。
“爺爺,你很有天賦嘛~”張知讚揚地拍了拍張老頭的肩膀,“做一個木板,可以綁住小豬的腿,以後爺爺就能自己出去給豬做手術了。”
張老頭:在家裡丟人還不夠?還要在十里八鄉丟人?
張老頭沒管張知的話,在豬圈邊上觀察兩頭幸運小豬。
這兩頭小豬躺在豬圈裡一動不動,看到張老頭和張知走近,還想爬起來躲得更遠。
張老頭擔心地問道:“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張知自信地點頭,“放心吧!明天再觀察觀察情況。”
閒著無事,張知去找大娃二娃,順便帶王稔去看看自己養的娃娃魚。
上次,因為摘桑葚弄髒了衣服,王稔沒能看上。
娃娃魚比較膽小,張知幾人遠遠地站在水塘邊上觀看。
有些娃娃魚正趴在石頭上嗮太陽,經過一段時間的投餵,娃娃魚們肉眼可見的長大了一些,而且比較淺的地方,可以看到水草上掛著一條條卵帶,應該是娃娃魚的卵了。
還有一些小娃娃魚已經孵化出來了,正趴在大娃娃魚旁邊嗮太陽。
“這個娃娃魚真的會像嬰兒哭一樣嗎?”王稔好奇地問道。
“當然啦!我親耳聽到的,叫得特別難聽。”二娃搶答,“不過,好像只在夜裡叫,你得晚上來看才行。”
王稔一臉惋惜,父親肯定不會答應他在外留宿。
娃娃魚就那樣,沒什麼看頭,張知比較好奇他們黃鱔抓得怎麼樣了。
“你們黃鱔抓了多少?”
大娃將水桶展示給張知看:“沒多少,白天都不願意出來。”
確實,看著也就十幾條。
張知提議道:“咱讓么爹幫咱們吧?他會用蚯蚓釣黃鱔,晚上咱們做紅燒黃鱔吃。”
四人呼啦啦回到家拉著張信糧又去了田裡。
“鱔見愁”不是白叫的,不過一個時辰就有半水桶了。
晚食,一道紅燒黃鱔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