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頓飯,一家人全都吃的嘴油肚圓,滿足得扶著肚子不願動彈。
等女人們收拾乾淨碗筷,張大娃和張二娃已經跑的沒影了,長輩們坐在堂屋彙報今天的情況,因為張知今天也賺了錢,所以有幸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的中心思想就是——錢。
“爹,三個雞蛋兩文錢,我拿了六十個和糧店換了十斤陳米,這裡還有四十八文。”張信山首先開口。
“爹,我攢了三雙鞋底,布坊給的二十文一雙,一共六十文,這是交公的三十文。”張信山的媳婦李氏也跟著開口。
農家婦人哪裡會什麼繡花?那都是繡娘不外傳的吃飯本事。
只能費時間做了千層底去賣,這東西費事得很,用一塊塊碎布七拼八湊糊起來做成布骨子,一隻鞋底要剪七八層布骨子疊起來粘在一起才算做成,其厚度足有半寸。
厚實的鞋底,堅硬又澀針,直接用納鞋底針根本無法戳進去,只有用針錐,先在鞋底上錐個洞眼,然後再用納鞋底針往裡穿。
納鞋底是個細活,要用麻繩細細密密的扎透,手腳麻利的婦人做一雙千層底少說也要二十天。
張知就兩雙千層底的鞋子,一雙薄的,一雙加了鴨毛的,只有走親戚的正式場合才穿,平時都是穿草鞋。
不過,純手工布鞋穿著確實舒服,走路不累腳,一點不比現代大品牌的運動鞋差。
小李氏和小王氏也將賣鞋底的錢交工,小李氏二十文,小王氏四十文。
小李氏要管著兩個孩子,速度就比妯娌們慢些。
老王氏拿出早上賣艾草的錢,“大山,你們給數一數。”
老張家沒人識字,也就三兄弟外出做工,能多數幾個數。
三兄弟齊上陣,數十文放一起,十個十文就是一百文。
“娘,一共是四百七十八文。”
儘管已經知道艾草能賣錢,但是眾人聽到這個數字還是很激動,不由感嘆出主意的張知聰慧。
老王氏將錢收好,看向張知:“知了,你爹孃他們在外頭掙了錢,都要交公五成,這是咱家的規矩,你也是家裡的一份子,要上交五成。”
從剛剛的隻言片語中,張知已經瞭解,覺得挺合理,畢竟她的吃穿住都來自公中。
有些刻薄的人家,兒媳婦別想存一文私房錢,想買個針線都要開口問婆婆要錢,經常能在村裡聽見摔盆敲碗罵兒媳的聲音。
張知點頭答應,拿出兩串錢,再從散開的一串裡數了六文。
好險!如果多買幾斤肉,給公中的錢都不夠了。
老張頭笑眯眯的誘哄:“知了,你把那什麼……金銀花和益母草教你爹孃他們認一認,賺了錢給你買肉吃好不好?”
張知一臉喜滋滋的點頭。
她完全沒意見,反而對這種勤勞致富的行為表示高度讚賞。
老王氏吩咐道:“你們三兄弟跟著你爹去割益母草,我們幾個去摘金銀花,大娃二娃去找知了皮。”
“行了,抓緊時間休息吧,明天早些起來……”
發家致富計劃第一步圓滿成功,張知心滿意足的撅著屁股躺到床裡側,裹著小被子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家裡人就出發,省得被村裡人看到。
張知從晃晃悠悠的揹簍裡醒來,迷迷糊糊的吃下她奶特別獎勵的水煮鴨蛋,一家人已經深入山裡有一段路了。
原始森林裡的大樹和藤條相互纏繞,沒人管的金銀花藤層層疊疊如同一張大網。
張知向一群人指認金銀花和益母草。
“就這個,香香的,開花像個小鴨子,是金銀花。”
“我的天爺啊,錯過了多少錢啊!”老王氏感嘆道,手裡也不閒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