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原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艦隊可謂不告而戰,可更讓島津光久鬱悶的是,在將鶴丸城轟成殘垣斷壁之後,大明艦隊竟一聲不吭地開走了。
憋屈。
他是真的憋屈。
當初島原之亂於長崎左近爆發,方才繼承藩主之位的光久果斷選擇了坐山觀虎鬥。
其後幕府大軍接連戰敗,甚至連老中板倉重昌都死在了流彈之下。
面對這樣的局勢,幕府不得不徵調大軍,可那天草四郎便真如上帝的使者一般,逼得幕府專使松平信綱不得不選擇圍城鎖困。
許也是對西洋人瞭解過少,被幕府以優勢兵力困鎖於原城之後,身為天主教徒的起義軍竟痴心妄想試圖讓荷蘭人前來救援。
要知道在西洋人眼中,利之一字才是最為關鍵的,就似那三十年戰爭中,明明是一幫子新教國家圍攻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一系,可在緊要關頭,同為天主教國家的法國卻還是果斷選擇了與哈布斯堡為敵。
此時以天草四郎為首的義軍與西班牙存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指望荷蘭人來救卻真是被痰氣迷了心智。
最終,荷蘭人在重利引誘下選擇了炮擊原城,內裡的起義軍卻因同教兄弟的“背叛”而亂了方寸。
有了這麼一遭,義軍戰力自是大幅下降,待城內糧絕之後,幕府軍發動數萬人發起總攻擊,隨即天草四郎及其屬下義軍全部壯烈戰死,島原農民起義便也宣告失敗。
若按尋常想來,起義被平幕府便該騰出手來收拾在旁觀望的島津家。
可這一番幕府贏得實在太難,再加上朝外國勢力尋求幫助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江戶幕府的威望卻在得勝之後遭到了重創,似島津家這種實力強悍的藩主也愈發不把將軍放在眼裡。
時至今日,南九州已然成了薩摩藩的天下,再加上琉球的臣服,他島津光久儼然一國之主那般。
可虛妄終只是虛妄而已,大明的舉動卻給了這土包子重重一擊。
大明艦隊光明正大地來,等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又光明正大地走,一切都是那麼流暢,那麼自然。
就似隨手拍死了一隻討厭的蒼蠅,既沒有必要停下來檢視蒼蠅的死狀,也沒有給蒼蠅解釋緣由的心思。
而他,島津光久。
掌握了南九州島、控制了琉球,甚至然讓幕府將軍都束手無策的薩摩藩藩主便是那隻蒼蠅。
這樣的感覺不好,但卻極為真實。
面對龐大的大明,就算他薩摩藩幹出天大的事情也只可能會有懲戒力度的不同。
堂堂天朝大軍又如何會與他這個番邦下臣多說什麼?
兩日後
江戶灣
此灣處在一大片陸地的包裹之中,論及重要程度,它不但是躲避風暴的優質港灣,更是倭國本州島的最佳入海口。
可就這是這麼一片本該繁忙無比的港灣,卻因德川幕府的鎖國令而無有片舢入海,若不是大明艦隊的到來,卻不知何時才有發揮作用的機會。
說起這鎖國令卻也得為德川幕府開脫兩句。
德川家康不是個完全的鎖國主義者,在創立幕府之後,他立即遣使朝鮮,並很快恢復了和朝鮮的邦交。
與此同時,他出於對軍需物資和生絲貿易的需要,對發展與西歐各國的貿易也很積極。
待到與西方關係極好時,他不但聘用了英國人三浦安針為外交顧問、貿易事務官,甚至還默許了西班牙傳教士的傳教行為。
可他終還是低估了外來文明對這小國的衝擊,僅只十來年的功夫,天主教便似野火一般在九州等地洶湧蔓延,再加上英、荷兩國將南美土著王國的慘狀一五一十地告知德川家康,幕府很快便出臺了禁絕天主教傳播的命令,被稱為“大殉教”的宗教迫害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