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原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必須有相應的使用環境和配套措施,否則其命運大抵也就是被束之高閣。
就似這膛線。
因為它的存在,彈丸在飛出槍管的過程中會因摩擦高速旋轉,而由於摩擦和旋轉的關係,彈丸不但能夠抵抗空氣的干擾,其出膛速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切莫小看這點抗干擾能力和初速度的提升。
增加了膛線的線膛槍,其有效射程幾乎能比相同結構、材質的滑膛槍高出四五十米,用碾壓來形容也是毫不為過。
若按尋常來想,這種劃時代的發明定然是方一誕生就被各方追捧,大規模使用也只在須臾之間。
可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
有關膛線最早的記載出現在1476年的一份義大利檔案中,但等到線膛槍真正大規模使用卻已過了近四百年。
這便是沒有使用場景和配套技術的結果了。
膛線在提高精度、射程的同時會大幅降低填裝速度。
一名熟練計程車兵能夠在一分鐘內完成四次滑膛槍射擊,極端情況下甚至能達到六次,可若換成線膛槍,莫說達到這樣的射擊速度,在戰場上順利填裝彈丸幾乎都如登天一般。
由此,在膛線誕生後的幾百年間,除了個別國家會裝備少量之外,線膛槍便成了不實用的代名詞。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將近四百年,直至一個被稱為米尼彈的東西出現。
米尼彈乃是由鉛錫混合而制,其直徑略小於槍管,底部還設了一處凹陷。
如此形制自能順利裝進擁有膛線的槍管之中,若再於凹陷塞入軟木,待火藥激發之後便可推動彈丸邊緣與槍管緊密貼合。
這樣一來,米尼彈既完美解決了線膛槍填裝困難的問題,又不至於破壞火槍的氣密性,線膛槍便在短時間內取代了滑膛槍,排隊槍斃的場面也便消失不見。
當然,王全貴自不曉得這簡單卻波折的過程,他只是按著皇帝提供的思路將一件件事物落於現實,但這對朱慈烺來說卻是不可接受的。
歸到根裡,他是想用這奇淫技巧之物為大明培養出一個個工程師、科學家。
否則依著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自生銃的產量必然能在數年之內達到頗為恐怖的程度,屆時就算明軍一路平推也能將韃子直接滅族,又何必費心費力搞這些器物。
“嗯,不錯,”說著,朱慈烺便將那跟槍管放回了原位,隨即便又看向了李永茂:“把各院大匠都喚過來吧。”
若是尋常時節,陛下話語既出自有人應聲而動,可這一次,在場眾人卻是愣了一下,待陛下視線掃來才有人出去傳令。
“陛下,讓他們把蒸汽機也一道運來?”
“不必了。”
眼見陛下只是擺了擺手便否了自己的提議,李永茂心中疑惑立時便盛了起來。
滿應天都曉得陛下對工廠有多麼重視,但這工廠裡分了那麼多院子,陛下最最重視的卻還是甲號的新式火銃和乙號的蒸汽機。
火銃這裡自不必說,一行人方一到來便直端端入了甲院,可那乙院的蒸汽機明明也是受了陛下的諸般指點才做出了樣機,為何來都來了卻連看都不去看一眼?
隨著心念的轉動,李永茂終還是將疑惑壓了下去,隨後各院大匠陸續趕到,他卻帶了些強顏歡笑的意味。
依他所知,陛下並不是個虎頭蛇尾的人,此番只看了火銃便不再去看其他八成便是心有不滿。
只是這不滿自何處而來呢?
帶膛線的銃管已試製完成,哪怕其產量要低一些,但此地位在江邊,搭建水力鑽頭也不是什麼難事。
按照李永茂的估計,這一段少說也能再添四十多座大型水車,保證每月六七百把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