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抹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亮之前,從索科夫視野裡消失了一天的師政委,重新出現在指揮部裡。
見到自己的政委回來,波羅蘇欣立即熱情地招呼道:“政委同志,回來了!”
“回來了!”
“你在陣地上跑了一天,一定累壞了吧。”波羅蘇欣招呼旁邊的參謀:“給政委同志倒杯熱茶過來。”
政委接過參謀遞過來的熱茶,道了一聲謝之後,端起來喝了兩口,才接著說:“把全師的防區都跑了一遍,說是不累,那肯定是假的。但想到指戰員們個個都是戰鬥熱情高漲,我感覺就是再累,也是值得的。”
“政委同志。”參謀長走過來問道:“我們很快就要與德國人交手了,你覺得我們能打敗他們嗎?”
“這還用說嘛,”聽到參謀長的問題,政委自信地說道:“別忘了,我們遠東紅旗師的榮譽稱號是怎麼得來了,那是我們在張鼓峰與倭寇血戰,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上級為了表彰我們,才特意授予的紅旗勳章。我覺得德國人的戰鬥力,根本無法與倭寇相提並論,因此我們取得勝利,也在情理之中。”
索科夫聽政委這麼說,不禁蹙起了眉頭,他後世看過那種精日的營銷號,在吹捧倭寇時,就曾經提出德軍的戰鬥力不如倭寇,說德軍的一個營與倭寇的一個大隊遭遇時,肯定會被打得落花流水。營銷號是為了賺錢,所以經常編寫胡說八道的內容來騙取流量,但眼前的政委,為什麼也會認為德軍戰鬥力比不上倭寇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索科夫開口問道:“政委同志,我想問一下,您為什麼覺得德軍的戰鬥力,會比不上倭寇呢?”
“原因很簡單,一戰時期,德軍與倭寇打過仗,結果被別人打潰不成軍,僅僅打了幾天,就放下武器投降了。”
索科夫心裡暗自琢磨,一戰時期,德軍在歐洲戰場,而倭寇在亞洲戰場,兩者之間怎麼會發生交戰呢?
正疑惑不解時,就聽到參謀長在問:“政委同志,我不記得德軍與倭寇之間打過仗,難道我看到的歷史都是假的?”
聽參謀長這麼說,政委呵呵地笑了起來:“參謀長同志,這場戰鬥發生在1914年的亞洲,倭寇向德軍發起進攻之後,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迫使數千德軍放下武器投降。你想想,能打敗德國人的倭寇,在張鼓峰和諾門坎都被我們打得滿地找牙,如今德國人直接和我們交手,那還不是自尋死路麼。”
“政委同志,我覺得您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索科夫聽到這裡,意識到政委在認知上出現了偏差,居然用一戰時的德軍,與此刻兵臨城下的德軍相提並論,這是完全錯誤的。出於這樣的考慮,他提醒對方說:“沒錯,一戰時期的德軍,的確在亞洲敗給了倭寇。但如今德軍不管是兵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地勝過了倭寇。這麼說吧,只要德軍出動旗衛隊師、骷髏師、帝國師、維京師四個黨衛軍師,就足以碾壓倭寇的華北方面軍。”
參謀長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不會吧,索科夫少校,德軍的四個黨衛軍師,就想對付幾十萬人的方面軍?”
“參謀長同志,我要特別強調一點。”索科夫看出參謀長對自己的說法充滿了質疑,連忙向他解釋說:“倭寇的方面軍與我們的方面軍是有區別的,只是戰時編組單位,編制不固定,一般下轄幾個軍,並直轄若干師團、旅團,兵力從十幾萬人到二三十萬人不等。如今的華北方面軍總兵力,大概在25萬人。”
“幾萬人打25萬人,而且還是碾壓。”對於索科夫的這種說法,參謀長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我覺得不太可信。”
沒等索科夫再說話,波羅蘇欣就開口說道:“我覺得索科夫少校說的沒錯,如今的德軍部隊與一戰時期完全是兩個樣子,至少二三十年前的德國人,無法征服大半個歐洲。因此我們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