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第1/2頁)
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受英法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有識之士,強烈地意識到,&ldo;當時歷史環境除 了提供走向資產階級國家的出路之外,再沒有達到民族復興的別的出路。&rdo; 統治階級中的一些明智者也看到,照舊維持農奴制的統治,非但不能使德意 志擺脫拿破崙的壓迫,而且也無法挽救容克政治的破產。貴族騎士施泰因告 誡:&ldo;如果國家要想在迅速改變的世界中儲存自己,就必須對封建秩序進行 改革。&rdo;開明容克哈登堡直接上書普王,呼籲&ldo;必須從上面做法國已經從下 面做了的事。&rdo;
拿破崙關心戰爭賠款的兌現、軍稅的收入以及拆散有可能結成的俄奧普 君主同盟,不希望普魯士等邦國破產,因而也支援改革。況且在他佔領和控 制的華沙公國、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和萊茵聯邦早已實行廢除農奴制的資產階 級改革了。
總之,來自下層和上層的壓力,內部和外部的因素,使德意志各邦政府 不得不實行自上而下的農奴制改革,以便一方面利用農民來反拿破崙的壓 迫,防止國家覆亡,另一方面穩定國內局勢,挽救大土地所有制,鞏固搖搖 欲墜的容克統治。1808 年在巴伐利亞、1812 年在拿騷、1817 年在符騰堡、
1820 年在黑森‐達姆斯塔特和巴登、1821 年在庫爾格辛等都廢除了農奴制。 其中,以普魯士的改革時間最早、內容最典型、影響最深遠。
施泰因改革
1806 年以後,普魯士雖縮回到了易北河以東舊有的保有地,但在全德邦 國中,它畢竟是對法國依附性較少的獨立王國。因此,在德意志的愛國者心 目中,它具有民族主義的道義上的優勢。一大批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愛國志士 直奔那裡,共商民族獨立和振興國家大計。普魯士成了全德爭取民族自由、 變革舊制的中心。實際上,19 世紀初普魯士的資產階級改革,正是德意志民 族共同創造的業績。活躍在普魯士土地上的優秀人物,不論是思想家費希特、 黑格爾,軍事改革家格奈森瑙、沙恩霍斯特,還是政治改革家施泰因、哈登 堡,他們都不是普魯士人。
卡爾&iddot;馮&iddot;施泰因男爵(1757‐1831)來自西部德意志,帝國騎士出身。
他較早接受英法資產階級思想,潛心研究法國的啟蒙思想以及康德和費希特 的哲學。1786‐1787 年去英國旅行,深受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影響,對資 本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有了較深刻的瞭解。這使他比易北河以東那些抱殘 守缺的容克更能適應新時代的潮流。施泰因在格廷根大學主修法律,畢業後 出任普魯士的官吏,先是被任命為威斯特伐利亞礦山的最高領導、高階礦業 顧問,後出任萊茵‐‐威斯特伐利亞議院議長。1804‐1807 年擔任普魯士稅 務工商大臣。因力主改革一度被革職。提爾西特和約簽訂後,1807 年 9 月被 普王任命為首相。
施泰因改革的基本思想是,變以等級出身為基礎的君主專制國家為以階 級(財產)為基礎的現代立憲國家,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是,把君主的臣 民變成真正的國家公民。施泰因首先著力於廢除人身依附關係,解放農民。 早在 1799‐1805 年間,普魯士就在皇家領地上實施瞭解放農民的改革,但私 人領地上的農民解放為數極少。施泰因格外憎恨易北河以東的容克對農民的 殘酷壓榨,譴責那裡的貴族宮殿是&ldo;虎狼之窟,這些虎狼把周圍的一切糟蹋
殆盡,自己置身於墓穴一樣死寂的環境中洋洋自得。&rdo;1807 年 10 月 9 日, 施泰因頒布一項法令‐&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