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和小何就開始設想路上可能發生的種種意外,最擔心的是怕路上遇到搶劫,把本錢都搶走。伊拉克氣溫很高,渾身上下,短衣短袖,都沒有什麼藏錢的可能,藏在箱子裡又怕連鍋端,最後只有在腳上打主意,把運動鞋割開,30張面值一百美金的鈔票,分幾塊塞進鞋面、鞋幫,然後縫好。這樣外面看不出來,腳穿在裡面卻能感受到。不敢全部藏完,我和小何每人留下幾百美金,以防遇到最壞情況,總要給別人一些辛苦費。
幾個小時之後,邊境開放,我們重新上路。約伊公路,又稱&ldo;死亡之路&rdo;,出人意料的是,從約伊邊境到巴格達的路段,是出自德國人之手,和約旦一側的爛路不可同日而語,多年沒維護,卻像新的一樣。據說這段路可以起降戰鬥機。在行進中,我們也確實發現某些路段中央的隔欄被取消,並有航道燈,也許就是為了方便飛機起落‐‐這是薩達姆的小算盤,戰爭爆發,機場勢必遭受第一輪打擊,那麼這條優質的高速公路可以當作備用機場了。
不知為何,這條可以算作&ldo;準軍事目標&rdo;的路被破壞得很少,只有一處被炸,不得不繞道‐‐倒是路邊擺滿了很多被炸毀的坦克。仔細辨認,大多數都是蘇聯出口伊拉克的t72。
不過此路被稱為死亡之路,不是因為戰爭和路邊的坦克殘骸,而是因為沙漠的氣候和景物的單調,容易使人產生幻覺‐‐地面溫度高,空氣密度發生變化,光線折射,產生海市蜃樓,加上一路上景緻單調,看不到任何參照物。在伊拉克五六十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高速行駛在這樣的高速公路上是非常危險的,爆胎、撞車都會致命,曾有兩位外國大使和好幾位外交官在這條路上死於車禍。加上戰後的搶劫、槍擊事件,使得行駛在路上的汽車不得不搭伴趕路,這條外表平坦豪華的高速公路也就成了&ldo;死亡之路&rdo;。路邊都是被撞壞焚毀的汽車,比被擊毀的坦克殘骸還多得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