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落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月十二,天朗氣清。宜開元,祭祀,採納。
向陽大隊清晨金雞報曉,微微薄霧,環繞在這山村。遠處稻田裡稻穗已黃,不時傳來沁人心肺稻香。只需幾天就可以開鏈,收穫。
這時從餘家方向傳來嗩吶聲響。是的嗩吶聲。雖然說國家提倡破除封建迷信,但對死者還是寬鬆的。
可以有嗩吶,但不能超過兩個。
餘嬸子是烈士特事特辦,一個嗩吶班子。四個人,一個嗩吶,一個笙,一個叉,一個二胡。
這個標準,自六五年文風運動起,近十年來別說是向陽大隊,就是整個紅光公社也沒有這樣盛事。
早早就有小孩子如放出雞籠的小公雞一樣。連跑帶跳趕到餘家看熱鬧。
早有幫忙的人來了,有的人在豎紙幡,有的人在洗餐具,有的人在洗菜。
張帖《悼母文》,其文也是張紅軍以餘嬸子兒子口吻寫之。
其文如下:乙卯歲次初秋八日夜,吾母勇鬥敵特,不幸慘遭賊之毒手,愕然辭世。
生於動亂,閱盡蒼桑。
持勤克儉,德譽鄰鄉。
孝覽禮行,教子有方。
蔑富濟貧,扶弱斥強。
性情剛烈,心懷柔腸。
塵世難品,酸辛飽嘗。
寒燈針線,酷月單綿。
攜幼奉老,操碎心肝。
慘遭敵手,嗚呼哀哉。
仙樂知奏,伏誰尚饗。
兒 餘和平涕拜。
此文一出雖沒動天地,泣鬼神。看者傷心,聞者落淚。
事實上向陽大隊社員大多數沒看懂。歲數大的人評價說,白紙黑字,很好看,氣派。
哀子痛哭涕下,回顧嚴慈一生。
老漢餘良也豁出去了,準備十二桌正席,三桌便飯。這席面在這近十年中,十里八村沒有這樣排場。
豬肉三十斤,雞四隻,三斤重草魚五條,山楂糕四斤,雞蛋十二斤。
佐料有八角,桂皮,花椒,丁香,大茴,香葉,乾紅辣椒。鹽,醬油醋等。
還有一些時令蔬菜,是自家自留地所產。如蔥薑蒜和蔬菜等。
廚師是譚家菜傳人之一,何大朝。其人大哥何大清,那是四九城廚師界響噹噹人物,在紅星扎鋼廠食堂,頭號掌勺。
今天幫忙的有大總(管事)由大隊長張賢榮擔任。禮桌子上,由記工員張永明記帳,收錢是餘良一個侄子,寫幛心自然是張紅軍。也就是所謂執筆先生。
寫幛心是有一定文化,或懂民俗知識。曾經有個老太太死了,一個寫幛心人寫了,香山添座。鬧了不小的笑話。
香山是九個老頭活動地方,給一個老太太添座。那成了九個老頭和一個老太太不得不說的事了。
香山添座或香山可十這挽幛詞用老頭。
所以說寫幛心的人是十分重要,正是沒有彎肚腸不能吃鐮刀頭。
陸陸續續有親朋來弔唁,免不了一番哭哭泣泣。接著隨禮,一看菜餚豐富,剛剛硬。
也不好意思出禮金少,大多數五毛一塊。
張金花拎著一個罈子來了,本想出五分錢。一看最低是五毛,拿五分錢,實在不好意思,一咬牙一跺腳又加五分,湊一毛。
急忙跑到桌邊撿了一個好的位置坐下,蓄勢以待準備加入搶菜行列。
公社與大隊各送來花圈與禮金。公社是五塊錢大隊是三塊錢。這禮金在這個年代是重。
花圈挽朕是執筆人所寫,與後世不同。
後世由花圈店列印。
張紅軍換成用米芾書體,寫沉痛悼念烈士永垂不朽,落款是紅光公社敬上。
又寫沉痛悼念烈士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