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1頁)
愛吃頭伏餃子的明南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苗若畫的母親王緗雲,家在米湯河北岸偏遠的趙莊,家境雖沒法跟苗家相比,但相對還算過得去,爺爺王平和是大清朝的落第秀才,眼看考取功名無望,半路改行做了大夫,倒也學得一身醫術,可依然改不了十足的書生氣,平日裡除了給人看病,閒暇時喜歡寫幾句感悟生活的詩句自娛自樂。
王家幾代人沒個閨女,自從得了王緗雲,一家人喜歡的不行,王平和更是疼愛,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王平和卻不想讓孫女落個睜眼瞎,在她剛剛懂事時,就手把手的教她詩詞,她倒也沒讓爺爺失望,幾年間,雖做不到出口成章,卻也遠超同齡上私塾的男娃們。
王平和覺得上天還是眷戀他,考取功名無望,卻給了個讀書料的孫女,就更加用心調教,王緗雲九歲時,過年給家裡寫了副春聯,王平和看了興奮不已,貼在自家門上,引來村裡為數不多的幾個識文斷字人圍觀,歪頭念著春聯對王平和豎起大拇指。
“了不得,了不得,這丫頭要是能參加科考,沒準你王家會出個女狀元。”
王平和聽得很是受用,拿出平常捨不得抽的紙菸遞他們,還嫌不夠,又拉著人家進屋喝酒,他倒沒指望孫女能考取功名,因為大清朝根本不允許女子參加科考,再說大清朝也被中華民國政府推翻了。
中華民國政府雖然提倡男女平等,設立女子學堂,女子也可以上學,但那都是在城裡的事,跟偏遠的農村不著邊,唯獨王緗雲卻成了例外,在爺爺王平和傾心教導下,成了為數不多的文化人,這還不上算,王平和還把一身的醫術也毫無保留的傳給了她,盼著識文斷字的孫女再多一門本事,日後嫁了人,相夫教子之餘能把他的醫術傳給下一代。
不是王平和不想將自己的醫術傳給兒子,而是兒子生性遲鈍,根本教不會,想傳給孫子吧,奈何孫子只對圈裡的牛馬和地裡的莊稼感興趣,死活拉不到跟前,無奈只好傳給孫女。
平時但凡有上門看病的,讓王緗雲在跟前待著,至於如何把脈,什麼病開什麼藥,就差手把手的教,長期的耳濡目染,幾年間下來,王緗雲雖沒坐診行醫,更是沒開出過一副藥方,但這並不妨礙她對中醫的深厚理解,外人那知道這些,只是見王平和一直未收徒,還在為他的醫術失了傳人而惋惜,那知道王緗雲卻得了她爺爺的真傳。
都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不經意間,年方十三的王緗雲,已經出落成水靈靈的一個姑娘家,王平和才不再讓她拋頭露面,而是在屋裡跟母親學針線活,那料想王緗雲又學得一雙巧手。
王家有女初長成,年方十五的王緗雲,雖然在方圓算不上多麼的出眾,但在村裡,那也絕對是算得上拔尖的,眼看著出落成標緻水靈的美人兒,自然有不少人家託媒人上門求親,在眾多求親的人家中,王平和一家人相中了川道里一戶家境殷實,本里本分的人家 ,與之結為親家,那家男娃王家人都見過,小夥子忠厚本分,言談舉止沒一絲輕浮之像,王家人很是滿意,跟親家已商量好了,等著過完年正月裡給二人完婚。
閨中待嫁的王緗雲跟所有花季少女一樣,期待著嫁了人後,在婆家做出一番事來。
那知世事無常,被苗李氏當民團長的哥哥李大頭給綁到苗家,用一家人的性命逼迫她給苗青山填了房,讓她從一個花季少女瞬間成為倆娃的娘,還要忍受強勢寡嫂的凌辱,期間的艱難和委屈就可想而知,可她憑著一顆質樸善良感恩的心,硬是撐起了丈夫苗青山那個破碎不堪的家,不光憑著一雙巧手做成了風靡省城的豆腐乾,更是不計前嫌無怨無悔地照顧著生病的寡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