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尋寶探秘(14) (第2/4頁)
老甲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巴特爾抬頭望去,就見樓簷下有幾個大字:“北京大學圖書館”。
“北京大學圖書館,等等,我知道了!你說的‘一圖’是不是這個圖書館?”哈丹巴特爾有點欣喜地問道。
“哈哈哈,算你聰明!嗯,孺子可教。”李鈺英調侃道。
“這圖書館可真大!”哈丹巴特爾不由感慨道。
“可不,這可是亞洲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距今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大約有文獻資料一千一百多萬冊。我們的偉人毛主席就曾在這裡工作過。哦,忘了告訴你了,剛才進來的那個大門上‘北京大學’幾個字就是毛主席親自書寫的!”
“嘖嘖,真了不起!”哈丹巴特爾自打進了北大校門,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所見所聞無不呈現著歷史的沉澱與厚重,這是自己在草原生活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過的感受。
李鈺英領著哈丹巴特爾幾乎將北大校園逛了個遍,最後來到一處並不十分高大的朱門白牆建築前,門口的牌子上寫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啦!”李鈺英伸出手來,做出邀請入內的手勢,哈丹巴特爾不好意思地趕緊走了進去。
,!
有幾間教室裡似乎正在上課,也有一些沒上課的學生和老師進進出出。幾個學生模樣的女孩子看到兩人,笑呵呵地向李鈺英問道:“李老師,這位帥哥是誰呀?”
“我一個朋友,帶他參觀參觀。”
“長的可真帥呀!”這幾個女孩子捂著嘴憋住笑,意味深長地看著二人。
“去去去,別花痴!”李鈺英假裝嗔怒地衝女孩子們擺擺手,哈丹巴特爾不好意思得臉都紅了。
李鈺英領著哈丹巴特爾繼續往前走,進了一個大開間,裡面大約有一二十個年輕學生正在長條桌上觀摩著字畫、玉器、青銅器等文物。
一位帶著八角帽、端著小茶壺、頗有學者風範的年長男士看到二人進來,笑呵呵地問道:“小李老師,這是帶男朋友探班來啦?”
學生們聽到說話,齊齊將目光轉向二人,有男學生起鬨道:“李老師,給我們大家介紹介紹唄。”
李鈺英一臉嬌嗔,有絲撒嬌似的向年長男士回道:“魏教授,您盡拿我開玩笑。這是一位外地朋友,帶他來參觀參觀的。”然後揮手向學生們指了一圈,假裝嚴肅地說道:“都專心忙你們的,哪那麼多八卦好奇心!多花點心思做研究!”
哈丹巴特爾卻是已臊得待不下去了,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尷尬地衝魏教授弓腰點點頭,腳底就不自覺地抹了油一樣,沒兩步就退出了房間。
直到在外面喘了幾口粗氣,砰砰的心跳才慢慢安靜。李鈺英追了出來,假裝責怪地問道:“小屁孩,你怎麼跑了?”
哈丹巴特爾撓撓頭皮:“我也不知道,兩腿自己就跑出來了。”
“哈哈哈,你可真出息,我都沒咋滴,你倒先扛不住了。本來是想趁著我今天沒課,帶你好好體驗一下在北大做學生的感覺,小小彌補一下你的遺憾,你溜得還怪快的。不過也是我疏忽了這種場面,搞得你怪尷尬的,怪我,怪我!”
哈丹巴特爾訕笑著:“不遺憾,不遺憾,今天看了不少地方了。到北大清華這種學校讀書哪是我們這種學渣敢想的。”
“清華!對了,今天要彌補遺憾就彌補到底,我再帶你去清華!”
相關
莘莘學子:意思是指眾多的學生。出自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
海市蜃景: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其的形成與天氣形勢、氣象條件、地理位置、地球物理等有密切聯絡。海市蜃樓在海上或陸地上均可以看到,其特點是同一地點重複出現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