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甲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派往國都通報的是一名牙將,帶著幾個隨從一路快馬加鞭,約一個半時辰就趕到了中興府。牙將不敢越級,先急急來到阿沙敢不的將軍府,向其稟告了情況,阿沙敢不不敢怠慢,帶著牙將匆匆來到大夏王宮求見皇上。
彼時,西夏的皇帝名李德旺,是夏神宗李遵頊的第二個兒子,繼位還不到三年。西夏國在夏襄宗李安全到神宗李遵頊時期,常受金國、蒙古兩面侵襲,經過多次戰役均告失敗,被迫向兩國稱臣納貢。但西夏不甘屈於臣下,然而自身實力又難以與兩國抗衡,故時常左右搖擺,一下聯金抗蒙,一下又附蒙戰金,搞得國力疲敝,漸漸衰落。
這李德旺繼位後沒過上幾天舒心日子,連年戰事致使民力雕弊,國庫空虛,今又蒙古大軍壓境,李德旺深感心力憔悴,整日惶惶不安。
這日,李德旺正在皇宮批閱題本,但不時感覺心不在焉。眾多題本中有各地紛紛傳來的多個戰報,稟告蒙古大軍分兩路挺進,現已慢慢迫近中興府。成吉思汗親自率領的東路軍已挺進至賀蘭山關前,而西路軍由大將阿答赤統領,先後拿下甘州、沙州和肅州等要邑,將盟友金朝軍隊馳援之路攔路切斷。面對如此虎狼之師,李德旺深感夏國似是已到了窮途末路。
正忐忑不安之時,忽聽宮前奏事官稟報阿沙敢不將軍請求覲見。早朝時,阿沙敢不已向李德旺奏稟過賀蘭山關佈防情況,並且提出由中興府增派軍馬以固守山關。但李德旺擔憂雖然中興府仍有軍馬三十萬之眾,但蒙古西路大軍也有可能隨時兵臨城下,中興府是他最後的大本營,如分散兵力,恐怕有失,思前想後拿不定注意,就讓阿沙敢不先回府候旨。
現阿沙敢不突然覲見,李德旺料想必有要事,急忙宣召進殿。阿沙敢不與牙將急急來到殿中,行跪拜禮,稽首三叩,將蒙古信使的一番話稟告。李德旺聞聽以後,在龍椅上呆默半晌,心道這鐵木真一向不達目的不罷休,為何似有緩和之意,難道有何隱情?
李德旺正思忖間,阿沙敢不抬頭說道:“啟奏皇上,這鐵木真老兒窮兵黷武,嗜殺成性,長年以來,欺吾大夏太甚,一再得寸進尺,末將以為再不可於其示弱!據探馬所報,鐵木真來犯兵馬不過十來萬,我中興府內還有三十萬雄兵,怕其何來!請皇上下旨,末將即刻返回城關,取那信使首級丟於城外,以示國威。末將願拼死一戰,保我賀蘭山關固若金湯,叫那鐵木真老兒知難而退!”
李德旺沉默不語,看著眼前的阿沙敢不將軍。這阿沙敢不雖年過半百,仍勇武過人,更是大夏兩朝元老,曾經率軍與蒙古大戰過。當時,阿沙敢不十萬大軍與拖雷三萬騎兵不期而遇,拖雷使用詐敗誘敵之計,阿沙敢不殺敵心切,不聽下屬勸阻,一路追襲,被拖雷困於山谷之中,使用弓箭和猛火油致使阿沙敢不軍隊死傷大半,阿沙敢不拼死才帶著少量人馬殺出重圍。雖然戰敗,但阿沙敢不認為是自己大意才中了蒙古人的詭計,一直耿耿於懷,甚是不服。
李德旺聲音略顯沙啞,緩緩說道:“阿沙敢不將軍,此次蒙古來犯,朕亦有理虧之處,未按協定出兵助其蒙古西征。且鐵木真要朕將太子送於其身邊,名為薰陶教導,實是要押為人質,以防我大夏心懷二意。然吾兒駒齒未落,生性善良,怎能讓其落於那虎豹財狼之群為伍。縱是與蒙古拼死一戰,朕也不忍將愛子送於虎狼之口,故被之鐵木真抓得個口實。”
李德旺喘了一口氣,取玉杯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朕心中明瞭,蒙古一直以來對我大夏虎視眈眈,多次犯我大夏,此次又舉兵來犯的理由明明是在找尋託辭,與蒙古一戰早晚也不可避免。然這蒙古大軍已兵臨城下,卻又遣信使而來,實在不是鐵木真一貫習性,朕認為這其中必有蹊蹺。不如宣召那信使前來,看是何用意。”
阿沙敢不聽得此言,不便再多說,只好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