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節皆是套自本土傳統殭屍片,但實際上仍體現了徐克一貫的冷峻風格,人與人之間各懷鬼胎、爾虞我詐,為了面子傳宗接代、為了利益謀財害命!暗冷的色調、驚魂的夜晚,兒女之情是如此蒼白無力,有的只是對殭屍的恐懼,對這個世道的漠然。

《蜀山傳》之後的徐克沒有再大玩電腦特技,而是注重寫實的動作打鬥,但剪接依然凌厲,視覺效果依然驚人。只可惜《殭屍大時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卻沒有良好的內容和細節基礎,各方面都不對勁,讓觀眾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淪為一部技術性電影。現今看來,體現民俗傳統的茅山殭屍片似乎已走到盡頭,少有觀眾捧場。而2003年的《千機變》則走了一條完全洋化的路子,影片完全借鑑西方吸血殭屍片(尤其是《刀鋒戰士》)的模式,殭屍聖典“Dayfornight”,陳冠希、黃秋生出身殭屍家族,鄭伊健、鍾欣桐身為殭屍獵人,殭屍王子與凡人女孩的愛情等等都似曾相識。

不過,《千機變》整體雖是殭屍片格局,但情節卻多以Twins這兩個小女生的吵吵鬧鬧和愛情經歷為主,蔡卓妍的兩次戀愛,鍾欣桐喜歡成熟的老大哥,彷彿一部靈幻動作版的《這個夏天有異性》,只有開篇和結尾兩場鬥殭屍的戲份才有點殭屍片的樣子。看來即便是殭屍題材也不能壓制Twins的青春活力,而林超賢只能將《千機變》拍成混合型別的電影,有動作打鬥、有法術特技、有詼諧搞笑、有生死煽情、有輕鬆愛情,故事駁雜得頗具港片特色,只可惜情節難免鬆散,橋段老套,不見導演功力。至於《千機變》的特技,倒是很花哨,看得出來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進行製作,殭屍飛簷走壁的電腦特技像極了《蜘蛛俠》,其他如殭屍屍化、蝙蝠亂飛、教堂決戰的特技畫面雖然似模似樣,不過卻似曾相識,未見新奇,因此營造出的視覺奇觀恐怕也不會有令人*的感覺。

劇本的蒼白和導演的失敗註定了這部擁有明星陣容、動作特技等諸多賣點的《千機變》成為熱鬧一時的流星之作。強大的宣傳攻勢雖然令《千機變》的票房暫時收得,卻對香港殭屍電影的復興毫無用處。

其實,相見不如懷念,縱然香港殭屍片真的風雲再起,但世間已無“九叔林正英”,又有什麼意思?

也罷,香港電影的“殭屍大時代”只能是一個記憶了。所謂重掀熱潮,不過是我等港片遺少的痴人說夢,偶爾無聊喟嘆一下總可以吧。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附錄:茅山殭屍片開山鼻祖 劉觀偉聊鬼講古(1)

茅山殭屍片是香港電影的獨特型別,20年前曾風靡港臺波及日本,名導如洪金寶、袁和平、劉鎮偉、徐克、元奎都曾涉獵這一片種。若論茅山殭屍片始作俑者,自是劉觀偉無疑。20世紀80年代最紅時,他也是貴精不貴多,每年一部茅山殭屍片,《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靈幻先生》、《殭屍叔叔》,部部票房過2000萬。

無可否認,近年香港電影及殭屍鬼片都進入低潮期,但市面上劉觀偉、林正英的茅山殭屍片卻長銷不衰,且吸引不少80後90後成為擁躉,足以證明港片和京劇一樣,縱然低谷,卻永遠不愁沒觀眾捧場。劉觀偉導演浸淫圈內多年,親眼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輝煌時代,聽劉導演講古,就像在聽一篇港片殘卷,引人入勝,百味陳雜……

1。自小混片場,香港最年輕的攝影

我從小就在邵氏片場混,因為我父親是電影美工。那時邵氏還是父子公司,還沒建清水灣那個大片廠,而是租了鑽石山的大觀片廠拍戲。

我第一部做攝影的電影,是去臺灣拍的《尋母十七年》,主演是恬妮。之前做攝影助理,拍過鄧麗君的《再見十七歲》。當時應該是1973或1974年,我才二十出頭,是電影圈最年輕的攝影師啦。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極品畫骨師

極品畫骨師

抵制日貨
遊戲 完結 215萬字
天穹弒

天穹弒

這就是結局
遊戲 完結 164萬字
庶妃毒寵

庶妃毒寵

冥王
遊戲 完結 13萬字
千金帝姬

千金帝姬

蝴蝶的出走
遊戲 完結 66萬字
槍臨萬界

槍臨萬界

京文
遊戲 完結 204萬字
總有刁民要害朕

總有刁民要害朕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
遊戲 完結 3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