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笙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夜的書房裡,陳映伏案疾書。作為一個重生前的國際知名導演,她深知一個好劇本對電影的重要性。現在擺在她面前的,正是《亂世佳人》的第一稿。
“這場戲還是不夠有張力。”她皺眉劃掉一段對白,重新構思。作為黎氏影業的第一部自制電影,這個劇本承載著太多期望。
黎明月推門而入,手裡端著一杯咖啡:“母親,這麼晚還在寫?”
“嗯。”陳映接過咖啡,“這部戲關係重大,必須萬無一失。”
黎明月湊過來看劇本。這個月來,她參與了大量劇本討論,對現代電影敘事已經有了初步認識。
“蘇雨棠這個角色……”她翻到某一頁,“為什麼要用倒敘的方式展現她的過去?”
“這就是我想嘗試的新手法。”陳映放下筆,“傳統敘事往往是按時間順序展開,但人的記憶和情感並非如此。當一個人面臨重大抉擇時,過往的片段會不斷閃回。”
“就像蒙太奇?”
“對,但不只是簡單的蒙太奇。”陳映起身踱步,“我想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外在行動交織在一起。比如這一場……”
她翻到劇本中段:“蘇雨棠在舞會上週旋於各方勢力之間,表面談笑風生,內心卻在不斷回憶那個雨夜的場景。這種內外的反差,才能真正展現人物的複雜性。”
黎明月若有所思:“這確實很新穎。不過……”她遲疑道,“觀眾能接受嗎?”
“這正是我們要做的。”陳映眼中閃著光芒,“不能總是被觀眾的習慣限制,要引導他們接受新的表達方式。電影不應該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它可以成為一面鏡子,映照人性的深度。”
正說著,林雙雙匆匆跑來:“夫人,剛收到訊息。上海日報的影評人徐中行要來訪,說是對我們的新片很感興趣。”
陳映和黎明月對視一眼。徐中行是上海灘最具影響力的影評人,以犀利著稱。他突然造訪,恐怕另有目的。
“見見也好。”陳映說,“正好聽聽業內的聲音。”
沒過多久,徐中行就到了。這位文藝界的“筆下閻羅“看上去五十出頭,戴著一副圓框眼鏡,舉止儒雅。
“久聞陳總監要自編自導,特地來討教。”他開門見山,“聽說這次要突破傳統?”
“徐先生訊息很靈通啊。”陳映笑道,“劇本還在創作中,有什麼指教?”
“指教不敢當。”徐中行推了推眼鏡,“只是聽說您要用一些前衛的敘事手法,不知是否考慮過市場接受度?”
“市場很重要,但藝術的創新更重要。”陳映不卑不亢,“徐先生覺得,觀眾永遠只能接受老一套嗎?”
徐中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有意思。那麼,可否讓我先睹為快?”
陳映遞上劇本初稿。看著徐中行認真閱讀的樣子,她心中已有計較。這位影評人的到訪,或許正是一個契機。
徐中行讀得很慢,時而皺眉,時而點頭,偶爾還會在劇本邊緣寫下批註。整個書房安靜得能聽見紙張翻動的聲音。
“好劇本。”終於,他合上劇本,神色複雜,“尤其是這種心理描寫和情節推進的手法,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不過……”
“徐先生請說。”陳映做了個請的手勢。
“就怕有人接受不了。”徐中行意味深長地說,“尤其是那些習慣了傳統敘事的‘大人物’。”
陳映若有所思。這番話顯然另有所指。作為上海最有影響力的影評人,徐中行的訊息網很廣。他此時提醒,必有深意。
就在這時,林雙雙又急匆匆地跑來:“夫人,松竹株式會社的人來了!”
“這麼晚了?”黎明月皺眉。
“他們說是路過,想跟您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