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南中,還是難中 (第2/6頁)
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的南中來說,莫說人,即便人來,各地分散後,也幾乎等於沒有。
龍五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讓魏延和沈騰都想起太多的事情來,以至於大帳中沉默良久,無人再發一言。
“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啊——”魏延長嘆一聲,打破了沉默。
憂心忡忡。
這個時候,恍然間,他才對諸葛丞相當年的作為,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南中,必須要有一個新的認知高度了。
解決南中,必須要有一攬子方案,否則,按下葫蘆浮起瓢,終究會將蜀漢帝國拖入歷史的黑洞中去,如秦時故事,不可能再有別的結局。
為什麼南中到現在對於蜀漢帝國來說,都一直是隻有付出,沒有回報?並不是諸葛亮無能,而是蜀漢帝國無力。
權力的真諦,來源於你對資源的掌控和支配能力。
這個所謂的“資源”,可以是物質的,比如土地、糧食、布帛、金錢等;也可以是非物質的,如官銜、爵位、榮譽等。
但不管是什麼,最後,一定要能夠兌換成物質財富才行。
而所謂的“掌握”,可以是天然擁有,比如家天下的“天賦神權”。
也可以是強行佔有的,甚至是將來可能佔有的。
但,前提是——你必須擁有分配權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比如秦始皇帝當初,他擁有天下,所以,他就是天下最大的權利擁有者。他擁有帝國所有的物質和非物質的分配權,和剝奪權。
他可以給予你,也可以剝奪你。
而漢高祖劉邦起兵之時,所擁有的就非常有限,掌握的資源少,能夠分配的資源也就很少,剝奪的能力自然也很少。
西進咸陽途中,有儒生給劉邦出主意,說將原來東方六國的土地爵位全部賞賜給部下,讓他們去努力打仗。劉邦覺得很好,這才吸引人嘛。
等張良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劉邦都已經將各個大印都鑄好了,等著分發出去呢。
張良連忙制止了劉邦的如此舉動。
張良的理由是,人都封賞完了,大家都各自回去為各自的事業打拼了,你身邊還剩下幾個人?革命隊伍一下子就散了攤子,咱們怎麼辦?
你劉邦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子?
其實張良更深層次的沒有明說,那就是,你劉邦現在還在打游擊一樣,自己連屁股大的一塊地兒都沒有,卻急吼吼地給別人封王封地,你算老幾啊!
這樣的舉動,如同小孩子過家家,只會被人家當做笑話來看的,卻不會被人家感恩戴德,更不會因此就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從而擁有更大的分配權和剝奪權。
蜀漢帝國偏處西南一隅,自己的家底子自己知道,也就依靠著成都平原這一畝三分地的產出,養活著四萬多官吏,十萬多軍隊,百多萬的民眾,還要做那麼多的惠民工程,修路建橋修水利,撫養戰爭遺孤救死扶傷,還要籠絡那麼多的蠻族酋長洞主大小王……
資源太少,僧多粥少,能夠落到南中蠻族貴族們頭上的,自然也就少得可憐。
還是那句話,你掌握的資源太少,分配資源的能力弱了,剝奪資源的能力也就弱了,所以,人家不樂意聽你的指揮了。
沈騰則想得更多更遠。
西周末年,平王東遷,東周正式拉開歷史的序幕。
但是,因為王室自己手裡掌握的資源太少,以至於連自己王幾之地上的麥子都保護不了,而被鄭國諸侯王收割了。
周王氣憤不過,強行去征討不臣,卻被諸侯王在肩膀上射了兩箭,帶傷狼狽逃回國都!
就此,周王室的顏面落地,是為王室正式走向衰落的另一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