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由於捨身崖上一天到晚強風不斷,很少有風停的時候,普通的工匠們在上面行走都很困難,更別說施工了。
因此給修建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為此,莫玉銘設計了一個可以移動的施工木房。
整座房子用堅硬的圓木拼接而成,木房只有三面,用來施工的那一面空出來,並且上面沒有屋頂,以便施工方便。
地面設有滾軸,便於移動。木房有一部分伸出崖外,並在迎風面設計成三角形,以減少風的阻力。
這樣工匠們便可以自由地在木房中施工了。
捨身崖過去數十丈就是完全另一番景象,這裡終年沒有一絲風,一年四季不管捨身崖上的風颳得有多厲害,也刮不到這裡來。
按設計這裡是進入無雙城的西城門。出於防禦的需要,這裡自然是最先修建。
修建城牆的最佳材料便是捨身崖上的崖石,這黝黑的黑石質地十分堅硬,硬度是普通石頭的好幾倍。
正因為其太過堅硬,所以開採起來難度極大。
但這難不倒莫玉銘,十來個天階老頭輪番上陣,充當開山劈石的石匠。
雖說速度不是很快,但也能基本滿足工匠修建城牆的需求。
施工建設進展得倒是很順利,只是到了第三天,同樣不甘城池被佔的炎國也派出了一支萬人的軍隊前來鎮壓。
只是前頭部隊才剛剛出現在回龍道口,便被早就等候在那裡的拋石機砸得暈頭轉向。
慌亂中,被亂石砸暈的、被相互推擠擠下懸崖計程車兵,如灑落的豆子一般絡繹不絕。
早在絕命坡的戰鬥一結束,莫玉銘便派士兵把那兩架拋石機搬運到這邊來了,還在此期間命令工匠再造了四架。
一共六架拋石機一字排開,靜候敵軍的到來。在六臺拋石機一番亂轟之下,炎國的前頭部隊一下子便損失了上百人。
失利後,炎國的將領立刻改變行動計劃,改派行動迅速的輕騎兵,想以快取勝直取捨身崖。
雖然以快打慢的戰略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成功地躲過了拋石機的威脅,只有少量騎兵被拋射而來的石塊擊中。
因為拋石機的最大缺點就是速度和準確性,在機動性極強的輕騎兵面前,基本沒起多大作用。
但快速的輕騎兵在繞過大半圈後,卻不得不無奈地停了下來,因為在他們前面的道路上密集地撒滿了馬刺。
如果要繼續前進,他們就得必須先處理掉這些障礙,否則將會有大半戰馬會受損。
但他們這些是隻顧衝鋒陷陣的勇士,如果下馬來清障的話便會失去其應有的作戰能力,大部分的騎士乾脆原路返回求助後面的步兵。
輕騎兵突擊無功半途而返,帶隊的主將十分惱火,即刻命令步兵排成一排,並且每個單兵間相隔一定的距離快速往前衝。
這樣在透過封鎖路段計程車兵數量減少,拋石機殺傷力自然就減弱了不少。
有了挪移空間計程車兵,能夠機動地躲避石塊的襲擊。
但這對整個隊伍挺進的速度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由於兵力分散,前行落單計程車兵無疑就成了箭靶。
莫玉銘這邊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姜宇恆親帶一百名射手,走出防禦工事,繞到彎道處擺開架勢守株待兔,等候敵軍的到來。
留著花白鬍須的炎國老將軍佇立在回龍道的入口處,望著進不得、退不能的軍隊,面色陰沉得嚇人。
這位南征北戰多年的老將軍歷經無數大小戰役,雖也曾陷入諸多不利之境,卻都能從容應對。
然而此次帶兵征戰卻讓他極為窩火,在這令人絕望的地勢面前,所有戰法策略皆無從施展。
尚未開戰,甚至還未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