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口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鮮在史書中憑空臆造,滿清殖民者更在史書中胡說八道。
八旗鐵騎在野戰中敗給裝備低劣數量不多的東江鎮游擊隊,滿洲狗認為那是奇恥大辱,皇太極下令不準將之記錄在史書中。
滿清編撰的《明史》中根本就沒有“丁卯之役”。唯有明朝文人自己編寫的史冊中才有記錄。
在中華的歷史長河中保留有自己的傳統:中原新王朝必須給舊王朝編寫史書。
新朝初建,久經戰亂,國家貧苦,文人缺乏,這些都不是問題,那怕克服千難萬難也要立即動手撰寫史冊。按照中原傳統,只有史冊釋出才能在歷史上坐實舊朝滅亡新朝建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
主持者性格取向,加上國家支援力度,編寫前朝史書通常快則兩年,慢則五六年,極少有超過十年的。
金朝,元朝因為是蠻人帝國,不注重歷史,所撰史書就因為過於粗疏為後人詬病。
人家寫的雖然簡單,起碼沒有弄虛作假。
滿清在史書中胡言亂語瞎說八道視作家常便飯,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嚴謹性。區區一本明史他們用80年時間進行創作,皇上看一遍他們就刪改一遍,一直改到乾隆帝方才訂稿。撰寫明史所運用的人力、物力、時間,就是千萬字的架空小說也寫出幾千本。這麼長的時間滿清得編多少瞎話?隱瞞多少真相?我這個沒有細讀過《明史》的人就知道幾處徹頭徹尾的大錯誤。
一處是毛文龍的戰功,整部明史都在輕描淡寫,簡直是一筆帶過。
《明史》中的毛文龍每年只獻上十幾個人頭一兩個俘虜。那麼皮島的實力肯定非常弱小,可以說是聊勝於無。如此微弱的勢力,高傲無比的袁崇煥根本看不到眼裡,更加不會為鳩佔鵲巢去勾陷罪名冤殺毛文龍。
《明史》中有毛文龍拿出數萬精壯在朝廷高官面前閱兵索餉的記錄。
高官回去報告皇上說那些人衣裳襤褸器械破爛,多是遼民而非遼兵,不宜多給軍餉。他只是說皮島窮困潦倒裝備低劣,其它的隻字不提,尤其沒有說那些士兵戰鬥力如何,戰鬥精神如何。顯然那官員使用文人們最喜歡使用的春秋筆法:揪住事物的一個點大肆宣揚達到以點蓋面的目的,使聽眾讀者完全按照他想法思考,就算被人拆穿他說的依舊是事實。
那也間接證明皮島有數量龐大的軍隊。
毛文龍死後,皮島的戰將幾經輾轉先後投降滿洲,不論是攻打關寧錦,還是掃蕩農民軍,都是勢如破竹。清朝建立後四個漢族王爺中有三個是毛文龍義子,皮島兵將的厲害可想而知。那麼厲害的軍隊怎麼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戰績。若真是如此,皇太極也不用哀嘆:“毛文龍在,吾不敢遠出,否則家中婦孺不保。”
第二個謊言是張獻忠屠盡四川人口。
明末混戰之前的四川人口過千萬,滿洲平定四川后千不存一,不得不湖廣填四川,足足填一個多世紀。
屠殺千萬人口的罪行需要有人背,一度攻佔四川的張獻忠成為不二人選。於是漢奸文人競相登場著書立說,活龍活現的描寫張獻忠喪心病狂的屠殺行徑,說他殺人六萬萬。甚至將張獻忠的詩:“天生萬物養於人,人無一物回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刪改為:“天生萬物養於人,人無一物回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將慈悲自醒之意變成毫無人性的殺戮荼毒,足見滿清所著《明史》謊話連篇。
他們再多的謊話也無法解答為什麼張獻忠死後十三年滿清才打下重慶。既然四川人已經被張獻忠殺盡,那這十三年裡滿洲兵是在和鬼打,還是滿洲兵不認識路,歷經十三年才找到重慶。
第三個是建文帝朱允文是否燒死在皇宮裡。
明朝原始史冊有大量的記錄表明建文帝朱允文在明成祖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放火燒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