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烽火無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路,一條鐵路,將各個要塞串成一串。
簡直固若金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帝國為西夏國大開綠燈,資源共享,依託哈薩克汗國境內的明軍要塞,朱自成帶領軍隊向西向南,一路征伐,佔領大片領土,不到一年時間,征服了吐蕃全境,佔領了阿富汗全境,從原來的金帳汗國分裂出的小國家全被收服。
此時的西夏國,可以稱之為中亞的桌面清理大師,一頓操作猛如虎,中亞出現了一個大統一政權——西夏。
四月,一件大事發生了,沙皇俄國換了皇帝,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的兒子,費奧多爾·阿列克謝維奇繼任沙皇俄國皇位,他就是費奧多爾三世,彼得一世的哥哥。
此刻,彼得王子還沒出生。
沙俄帝國新任沙皇能力尚可,但限於其知識水平和眼界,短期內令沙俄崛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一個,費奧多爾三世體弱多病。
沙俄與奧斯曼帝國的衝突陷入了焦灼狀態,起因是奧斯曼帝國已經探明,遙遠東方有一個明帝國已經將觸角伸到了烏拉爾山,像一隻餓狼一樣盯著克里米亞,威脅著奧斯曼帝國的後方,暫時,這隻餓狼還沒有行動!
華夏有句古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奧斯曼帝國就有這種被惦記的感覺。
這讓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奧斯曼帝國官職名,相當於丞相)如坐針氈。
咬人的狗不叫,明帝國這隻大狗很有威懾力,大維齊爾很想知道明帝國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陳兵於哈薩克汗國前線。他幾次派出使者,打算套一套明帝國的話。卻都被明軍拒絕了。
實際上明軍只是在悄悄地集結兵力,西征補給線的建設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一旦軍隊集結完畢,就是大明帝國大發龍威的時刻!
奧斯曼帝國還是有能人的,有人嗅到了危險的氣息,迅速建議奧斯曼帝國第十九任蘇丹——穆罕默德四世收縮兵力,嚴密監控明帝國動向。
此時的穆罕默德四世正當年輕,二十出頭的精神小夥,一股子莽勁,好在奧斯曼帝國此刻處於大維齊爾主政時期,經驗豐富的大維齊爾柯普魯律·法齊爾·艾哈邁德·帕夏主持大局,使得情勢有所改觀。
艾哈邁德是一個很穩重的人,心思深沉但性格柔和,他施政風格屬於溫和派,正因如此,奧斯曼帝國內部矛盾大大減少,這也是帝國近些年能夠力挫沙俄,暴打烏克蘭,克里米亞的原因。
:()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