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A首戰 (第1/2頁)
縱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軍坦克車體低矮而寬大,履帶幾乎佔據了整個車身的兩側,像兩條巨大的鐵鏈,緊緊咬住地面。炮塔位於車體中央,形狀多為圓形或多邊形,頂部通常裝有一挺機槍,用於防空或近距離防禦。主炮的口徑不大,通常只有45毫米或88毫米,炮管短粗,顯得有些笨重,但在當時的戰場上,它足以撕開大多數敵方裝甲。
裝甲厚度通常在50到88毫米之間,雖然無法抵禦後期更強大的火力,但在戰爭初期,尤其是面對步兵部隊,這樣的防護已經足夠讓它們在戰場上橫行一時。車體的前部裝甲往往傾斜設計,以增加跳彈的機率,
坦克的內部空間狹小而擁擠,駕駛員、炮手和裝填手擠在鋼鐵的牢籠中,空氣中瀰漫著機油和火藥的味道。發動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履帶碾過地面的震動讓整個車身都在顫抖。車內的溫度極高,尤其是在炎熱的戰場上,士兵們汗流浹背,卻不得不全神貫注地操作著這臺鋼鐵巨獸。
這些早期坦克的外觀並不華麗,甚至顯得有些醜陋,但它們代表了當時西方最先進的軍事科技。它們的履帶碾過戰場,留下深深的轍痕,彷彿在宣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一個鋼鐵與火藥主宰的時代。
看到英軍的這些坦克,朦朦朧朧中總有現代坦克的影子,但是卻受制於這個時代的製造技術和工藝,造得有些不倫不類,但不管怎麼說,從裝甲、移動能力、火力層面來看,已經具備了現代坦克的基本特點!當然了這也只是具備了主戰坦克的基本形態,像是資訊化、自動化火控系統和防護能力這些方面,跟99A這樣的現代大殺器,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唯一的優勢就是數量,雖然英軍坦克效能無法與99A相提並論,但是架不住數量多啊,單單這支英軍部隊就有接近兩百輛坦克,正在浩浩蕩蕩的向著日喀則逼近!
很快,英印聯軍部隊就逼近至2公里左右的距離時,他們終於發現了前方由18輛99A主戰坦克構築的臨時防線。
此次英軍前鋒部隊的指揮官是麥康納上校,三十多歲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衝勁十足的時候,在發現99A防線之後,他先是遲疑了一下,隨後從望遠鏡裡看到,對面十幾只鋼鐵巨獸隱藏在防線工事之後,麥康納還以為那是華夏軍隊臨時修築的鋼鐵堡壘,於是冷笑一聲,自打進入華夏境內以來,英軍一路高奏凱歌,僅憑藉區區十幾座堡壘,是無法阻止自己麾下部隊的,麥康納立刻志得意滿的放下望遠鏡,下令全軍展開攻擊!
得到進攻的命令之後,英軍軍官們立刻下令麾下的印度士兵向前,這也是英軍的慣用伎倆,每次戰鬥開始,總是讓那些印度士兵衝在前面當炮灰試探火力,而英國正規軍則跟在後面伺機而動,有效地避免無謂的傷亡。
數千名印度士兵端著步槍,呼呼啦啦的朝著99A的陣地圍了上來!
”各車注意!主炮不要動,輕重機槍交替射擊,殺傷敵有生力量,注意節約彈藥!“李海洋透過車載無線電大聲下令!
“收到!準備射擊!”
除主炮外,99A主戰坦克裝了一挺12.7毫米車長用高射機槍,有效射程為2000米,備彈500發,而且可以從車內遙控射擊,從而提高了防空能力。此外,在火炮右側,還搭載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2500發。99A的炮塔兩側各裝有5個82毫米煙幕彈發射器,其發射形成的煙幕,可以有效地隱蔽和保護自己。
99A主戰坦克巍然屹立在戰場中央,如同一座不可撼動的鋼鐵堡壘。炮塔緩緩轉動,瞄準了遠處蜂擁而來的敵軍。車長冷靜地下達命令,炮手迅速調整瞄準鏡,裝填手將炮彈推入炮膛。然而,最先開火的並不是那門威力巨大的125毫米滑膛炮,而是坦克上的輕重機槍。
炮塔頂部的12.7毫米高射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