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先問問大自然!
當然,張越其實可以選擇相對簡單的蔡侯紙。
沒有必要一上來就直奔高難度的宣紙。
但……
他回溯的記憶裡,就只有這個難度的技術,徒之奈何?
況且,蔡侯紙其實質量很差,很粗糙,在書寫方面的優勢,甚至沒有竹簡高。
不然,也就不會在被發明後的兩三百年間,依然被竹簡吊打。
直到東晉時期,造紙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紙質書籍才可以取代竹簡。
但高難度,就意味著長時間。
特別是以竹木為造紙原料,就得先想辦法,將堅硬的竹子,變成竹漿。
從竹子到竹漿。
這一個步驟,就得讓竹纖維軟化。
在這個時代,就只能完全依靠時間了。
竹子起碼得在水裡浸泡兩個月,方能讓其變得可以加工。
所以呢,其實,想看到第一張白紙,至少也得再等一百天!
「看來得另想辦法了……」張越在心中尋思著。
除了紙,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簡單快速的在這個時代造成重大影響?
火藥?
張越當然可以去回溯,甚至不需要回溯都可以搞出配方。
畢竟,他的公務員,可不是走關係,開後門得來的。
那可是真刀實槍,在千軍萬馬裡殺了三進三出。
歷經重重考驗,才拿到手的。
但,他並不想將這玩意弄出來。
至少不是在現在。
原因很簡單。
一則,現在的冶金技術不過關,基礎材料技術太低階了。
別說火槍火炮了,恐怕連曲轅犁的犁頭也未必能造好。
哪怕搞出火藥,也不過是拿來放煙花。
徒然浪費民脂民膏,等於給貴族紈絝們,找到一個新玩具罷了。
這樣的事情,做了有何意義?
倒是指南針可以考慮一二。
然而,仔細想了半天,張越竟然發現,他從未看過或者說有過製造指南針的相關經驗、書籍、資料。
原因很簡單,在後世,幾乎沒有幾個普通人會去關心怎麼製造指南針。
至於印刷術?
連紙都沒有,印個p啊!
「今天晚上,去回溯一下漢書與史記的內容吧……」張越心裡想著:「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有用的資訊……」
……
張越煩惱的時候,長安城裡,一個大人物,與他一般煩惱。
太常卿商丘成,愁眉苦臉的坐在自己的書房裡,呆呆的看著自己面前的那一份公文。
他現在很糾結。
「這南陵的張毅,吾究竟是給他這個秀才名分,還是不給呢?」
作為漢家官場上的老油條,商丘成很清楚,自己現在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一個秀才的名分事小。
站邊事大。
給了的話,可能會得罪丞相。
這可沒有什麼好果子!
當今丞相葛繹候公孫賀,雖然當將軍的時候,沒有什麼戰功,全靠了連襟已故大將軍長平烈候衛青提攜、照顧,才勉勉強強混了個將軍,跟著衛青分了軍功。
即使如此,也好幾次丟候去官。
衛青死後,就再也不敢提出徵的事情了。
但,人家關係硬扎啊!
除了是大將軍的連襟,人家還是天子的連襟。
當朝皇后衛氏的姐夫,太子的姑父。
就這一點,誰敢得罪?
而這個張毅張子重,商丘成可是聽說了,人家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