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少可以賣掉換個幾百萬錢!
不過,他也沒有太過遺憾。
放下手中的竹簡,張越忽然想到一個事情,他連忙急急忙忙的閉上眼睛,再次進入空間。
然後,他低頭一看,地上躺著一枚玉果,正是他不曾帶出去的那顆。
但這不是他急急忙忙再入空間的原因。
此來,他是想來驗證一個猜想的。
他走到粟苗旁,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從土壤中挖出一株粟苗,拿在手心,然後在心裡說道:「出去!」
睜眼之時,張越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那株粟苗,就捏在他手心。
他最害怕的就是,空間裡的作物,也如那玉果一般,不能帶出來。
如今看來,這卻是虛驚一場。
將這株粟苗放到案几上,張越深深的出一口氣。
今夜的多番實驗驗證,總的來說,成果喜人。
至少,他已經差不多知道了,那個神秘空間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空間的奇異,為自己服務。
「空間的山丘腳下,總共有七株植物……」張越在心裡盤算著:「或許我該給它們取個名字……」
想了想,張越就笑道:「就叫它們『瑾瑜木』吧!」
「山海經有曰: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投之於鐘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慄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柔何剛……正好與這『瑾瑜木』相似……」
確實很相似!
同樣都是植物,同樣都是結果為玉。
可能無數年前,曾有人見過類似的植物?
張越不知道。
但他已經差不多摸清了這種被他命名為『瑾瑜木』的習性。
從今夜的驗證來看,『瑾瑜木』,是一種完全脫離了他所認知的生物習性的未知物種,它應該不是植物、動物等張越熟知的生物。
因為,它的生長和繁衍規律,完全脫離了任何地球物種的概念。
它不需要常規所認知的食物,甚至可能都不需要繁衍。
它的生長發育,只需要一個東西。
張越望向那捲被他放在案几上的《道原》,輕輕吐出一句話:「文字之中,所承載的精氣神……」
準確的說,應該是人們在研讀知識之時,投注於文字之上的專注、期望、信仰、理想以及其他所有美好的情感。
承載於文字上的類似精氣神越多,『瑾瑜木』結出的玉果就越大,越光澤,開花時散發的香氣也越多,回溯記憶的持續時間也越長。
這從張越前後兩次得到的兩枚玉果的經過就能證實。
得到第一顆玉果,所用的竹簡,是張毅最近半年才開始研讀的《法經》,結出的玉果不過指甲片大小,香氣的持續時間不超過三秒。
而第二顆玉果所用的竹簡,卻是原主最近兩三年,一直在研讀和精修的《道原》,幾乎每一個文字,原主都曾經掰碎了背誦,記錄的筆記和心得,密密麻麻,寫滿了整卷竹簡。
於是,結出的玉果幾乎是《法經》所結玉果的兩倍大,幾乎有感冒藥膠囊大小。
色澤也更圓潤,最重要的是,開花時散發的香氣幾乎持續了五秒,讓張越可以完整的回溯那次講座的全部記憶。
只是,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驗證。
那就是,這些瑾瑜木,究竟是隻以原主或者張越投注於文字之上的精氣神為食,還是來者不忌。
或者說……它會不會忌口挑食?
若瑾瑜木只吃原主或者張越的東西,那就糟了!
張越上哪去搞這麼多的書籍來備註和精研?
而且,這樣的效率也太低了!
想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