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蘇家的陰謀 (第1/1頁)
塞外一片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17世紀50年代的南洋,那片看似風光旖旎實則暗流湧動的土地上,華人的謀生之路充滿了荊棘與坎坷,其艱難程度要比祖輩們闖關東難上一百倍。
南洋之地,複雜多元,無論是兇悍的土著人,還是性情各異的馬來人、爪哇人,亦或是橫行霸道的荷蘭殖民者,無一不是難以對付的角色。
這些人之中,大部分人狡詐殘忍,懷揣著不勞而獲的貪婪心思。他們對華人憑藉勤勞的雙手和聰慧的頭腦所獲得的富裕生活,充滿了嫉妒與憎恨。
在他們扭曲的認知裡,自己之所以深陷貧窮的泥沼,皆是因為華人“搶走”了本應屬於他們的財富。可笑的是,他們對荷蘭殖民者殘酷的剝削壓榨卻選擇視而不見,選擇性地將憤怒和不滿發洩到了華人身上。
於是,華人在這片土地上,面臨著來自這些當地人深深的偏見。平日裡的摩擦與爭鬥從未間斷,甚至殘害華人的悲劇也時有發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的日子愈發艱難,每一天都在為生存而苦苦掙扎,彷彿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看不到一絲曙光。
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鄭明被任命為南洋招討使、東印度遊擊將軍後,帶著鄭家老兵和戰艦來到了東印度群島……
鄭家的一些老人,早年就來到了東印度群島,這些人種植水稻或經營種植園,亦或經商,都發了財,過上了富裕生活。因此大部分選擇了安逸的生活,只有一小部分人加入了鄭明的隊伍。
作為鄭氏家族的老兵林芳,帶著家人在爪哇島經營著一家大商行,兜售一些來自大明的茶葉和瓷器,早就過上了富家翁的好日子,如今子孫滿堂,面對鄭明的邀請,面露難色。
“少主,林某老朽了,不堪重任,家中兒女多紈絝子弟,不成器,恐怕要讓少主失望了。這裡有一千兩銀子,希望少主不要嫌少,這是鄙人的一點點心意。”
看著林芳這種態度,鄭明不好強人所難,於是只好告辭。
蘇門答臘島上,鄭家的老兵李明明經營著一家種植園,也過上了安逸的生活,當看到來人拿著鄭明的親筆信的時候,苦笑一聲。
“少主來信,我自是不能不理,奈何這種植園龐大,需要人手頗多,一時間分不出人手,只有老兒子李玉龍性格頑劣,:()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