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頁)
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冬天的時候,就用玉米秸、豆秸稈等粉碎,這叫做秕穀,在鍋裡煮熟了,就可以餵豬。
至於用糧食和飼料餵豬,那是十幾年以後的事情。
人有時候還吃不飽呢,哪裡有多餘的糧食餵豬?
豬能夠吃到糧食,也就是在接近過年的兩個來月,這是為了給豬催膘,趕著過年的時候殺了吃。
林駒餵完豬,就去壓水。
自家院子裡就有壓力井,其實也不費多大事兒,打了兩桶水,二姐林馳回來,就幫著林駒拎水。一共七八桶,水缸滿了,明天一天的水夠用了。
林駒的大姐是家裡的老大,已經出嫁,姐夫是一百多里外的鐵礦上的工人。
家裡的老二是哥哥,前年考大學的時候沒考上,就到了外地的水電站去出民工,每天能掙一塊三毛三分錢。
這個收入,已經是很不錯的。還是在公社當幹部的舅舅給找的差事。
這個時代,農民要想招工進城當工人,幾乎是個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唯一的機會就是當臨時工,其實就是後世的農民工。從事的自然都是重體力勞動。
根據勞動強度不同,臨時工的工資分為三個等級,每天一塊八毛七,一塊五毛六,一塊三毛三。
雖然很累,但是這個收入對於農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另一個優點,就是從來沒有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時候。
除了冬季農閒,春、夏、秋三個季節,父親林甲寅幾乎都在外面當煙把頭,哥哥出民工在外,家裡就沒有人在生產隊幹活。
這樣不僅對家裡不利,分糧食的時候吃虧,隊裡的其人也有些怨言,於是二姐就提前輟學,兩年前開始在生產隊裡幹活。
二姐收拾好了飯菜,老五也出去把老六和老七找回來,一家人就開始吃晚飯。
晚飯是玉米麵大餅子,在鍋邊上貼出來的,一面有鍋巴。
菜就是土豆燉白菜,都是冬儲菜,外加羅卜鹹菜。
雖然只有一飯一菜,但至少可以保證吃飽。
這個時候,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能有這個水平,已經是很不錯的生活。
至於肉,雖然還有一些,但是已經醃上了。這是今年留著做油水用的,只有來了重要的客人和過節,才能見到點兒肉。
&ldo;媽,今天二舅叫人捎信兒來,說家裡口糧不多了,要是家裡有富餘的,下個月就借給他們點兒,上秋了就還給咱們&rdo;。
二姐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
&ldo;唉,咱家也不多了。但總是比你二舅家好點兒。你明兒個就去一趟,叫他們到時候來拿吧。頂多能湊個一百斤,要是不夠,叫你二舅自己再想辦法&rdo;。
二舅家在郊區,那裡人多地少,家裡人口多,幾乎每年糧食都不夠吃,經常需要親戚接濟。
&ldo;用不用跟我爸商量一下再說&rdo;?
&ldo;不用了,就你爸那個死要面子的,他還不得給二百斤,都給人了,咱們這一家子吃什麼&rdo;?
林駒記憶中的父親,確實是這樣的人。
在親戚朋友面前,總是充大個兒。寧肯自己背地裡吃苦,也要在面子上裝大方。誰要是求到他什麼事兒,頭拱地也要給人辦成。
可以說他有俠義之風,也可以說他虛榮心強。在林駒看來,其實是兩者兼而有之。
林駒在前世,也頗有這個性格,這就是受他父親的影響。
不過,這一回,林駒不打算再做那樣的人。
總結自己的前世,林駒得出了一個教訓。
人的成功,最關鍵的不在於能幹什麼,而在於不幹什麼。
有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