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夢迴新野 (第2/4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旁的張紹也想起了父親故車騎將軍張飛,一言不發,暗自抹著眼淚。
周默也是頗為感慨地道:“先帝生於亂世,戎馬一生,見慣了殘酷與醜惡,卻始終善待百姓,善待他人。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新野百姓今日迎接我軍的熱情,就是最好的見證。劉、關、張雖已身隕,但他們的精神,卻被我們這些後輩繼承下來。這份精神的力量,是無比的強大,憑著它們,我們才能團結一心,排除萬難,直至取得今日的勝利。”
“先輩的功績,足以名垂青史,萬古流芳,所以,他們並沒有真正的離開。哪怕一千年,三千年以後,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會傳頌他們的英雄故事……”
諸葛亮默默點了點頭,回憶起往事種種,潸然落淚。
……
卻說陸遜五萬大軍,北上洛陽溜達了一圈之後,啥也沒幹,便折而復返,彷彿只是去洛陽觀光一般。
但諸葛亮親率十萬大軍南下,可絕不是無的放矢。南陽雖是光武故里,號稱天下第一郡,但既然陸遜已經退兵,自然也不需要十萬大軍來接收。
諸葛亮此行,是另有目標。這個目標,正是襄陽郡。
如今,襄陽郡大部分的縣城已經被吳軍所控制,只有漢水兩岸的襄陽和樊城兩縣,還在魏軍大將文聘的手裡。
襄樊乃是荊州之心,城池高大堅固,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當年關雲長北伐襄樊,殺龐德擒于禁,打出威震華夏的赫赫聲威,卻始終沒有拿下襄樊二城。
然而,此一時非彼一時也,文聘雖然是一員可靠的大將,但襄樊卻已經成為一塊飛地,不可能久守。
若不是陸遜和孫權過於貪心,率主力去了洛陽打秋風,只留朱然率本部萬餘人繼續攻打襄樊,恐怕此時此刻,襄陽早已城破易主了。
但是,不論如何,只要襄陽一天沒被攻破,那就還是魏國的領土一天。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大漢與曹魏,不共戴天,既然你東吳拿不下來,那我大漢自然有資格去取。
雖然經過伊闕關談判之後,吳漢二國的聯盟關係已然破裂,直接開打,道義上也完全說得過去。
但諸葛亮考慮到洛陽初定,將士疲憊,糧草匱乏,負責後勤的百姓勞役們也已經勞作數月之久,苦不堪言,國家和百姓都急需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戰端一開,小小的襄樊之地,將陷入三方混戰。諸葛亮自信拿下襄樊問題不大,但與東吳的矛盾也必將白熱化,雙方極有可能徹底撕破臉,繼而在南郡和長江一線,陷入曠日持久的對峙和拉鋸戰。
所以,諸葛亮始終認為,襄樊勢在必得,但只有到逼不得已的時候,才能和東吳直接開戰。
那既然不願意打,為何還要親率十萬大軍前來?
所有的一切,源自不日前剛收到的一封來自襄陽城中的書信。
這封信的落款,乃是費禕。
早在今年春天,東征之戰的籌備階段,周默便與劉禪、諸葛亮商量,命費禕為首,帶著龐統之弟龐林,扮作蜀中商客,來到襄陽城中。
費氏乃是江夏大族,而龐氏乃襄陽望族,派這二人來到襄陽,目的就是依託本地人脈,在戰爭的非常時期,進行情報活動。
而費禕心思縝密,人情練達,派他潛伏敵後,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戰端一開,情勢變化太快,洛陽一下子成了爭奪的焦點,而本來預計的戰局中心襄陽,卻變得冷冷清清,無人關注了。
所以,潛伏在襄陽圍城之中的費禕和龐林,一直也沒有重要的情報送到諸葛亮軍中,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費禕不來信則已,一來便是語出驚人。
在信中,費禕表示,他和龐林已經成功打入了曹魏內部,整日與文聘一起喝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