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身為90後(5-18-9) (第2/2頁)
紫椰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種行為所帶來的結果,那也便給了它生根發芽的機會。
直到今天,這“打是親,罵是愛”的毛病成就了多少家庭暴力,錯失了多少挽救不來的生命,帶來了多少無盡的後悔,而這又該由誰來承擔,承擔這份所謂的“親愛”。
我的爸爸也繼承了它,相信了它,使用了它,也得益於它,而後,哥哥亦是如此。
同樣的“親愛”只會帶來同樣的傷害。
我很難去直接否定原生家庭對爸爸造成的影響,也更難去直接否定原生家庭對哥哥帶來的陰影,包括我。畢竟,原生家庭確實是我們成長的第一個教室。不管成長環境是哪般,總歸是有所影響的。
只是,影響的程度可以自己選擇,而影響的方面也可以自己選擇。
打罵總歸是不健康的教育方式。而我們也都隨著成長而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願意接受打罵這樣的方式來幫助自我的成長,也不願意在這種環境裡去感受那份父愛或母愛。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打罵過的我們都知道,那樣自己是會被疼哭的,心也會跟著難受的。
可就是有人容易因為那般“親愛”的方式能讓孩子們更快地聽話,達到某種程度上的急功近利,也就很快地接受了,並繼續地使用著,習慣著。
換句話說,在錯誤的行為中嚐到了甜頭也就容易回不了頭了。畢竟,打罵的同時,也在釋放著自己的不良情緒。而被打罵的一頭只管認錯就行。
正如那些年裡的我,沒有哥哥的後背可以躲,多是一個人害怕著,無助著,疼著,哭著,委屈著,難受著,認著錯,也如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