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第1/2頁)
棠梨煎蛋/蔻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大概還不知道佃地的事兒呢。
王大偉就道:「我瞧你這甘蔗種的真不錯,粗細均勻,節頭也少。我們村窮,一年到頭也吃不上糖,跟你買兩根甘蔗吧。」
吳寶根心說,這懶漢村不愧是曾經富過的,雖然現在窮了,思維也和他們不一樣:誰家成日裡想著吃糖?那都是城裡有錢人才吃得起的!
不過生意上門了,不做是傻子。吳寶根又感慨起王大偉的好來了:要說他們村的地都是跟懶漢村佃的,王大偉作為村長、地主,就是上地裡搉兩根也不是不行,頂多背後讓人講究兩句唄。
但人就沒幹那佔便宜的事兒。吳寶根就高看了王大偉一眼,態度挺好的問他:「你挑,我給你砍下來。」
王大偉拍糖朝的時候還真跟當地農民學了點兒東西,當下就挑了兩根皮澤光亮掛著白霜的甘蔗讓吳寶根給他砍了。
懶漢村的水土好,適合種甘蔗,要不叫甜杆兒村呢。種出來的甘蔗將近三米高,有十多斤重。粗粗一掂,兩根將近三十斤。
現在是甘蔗上市的旺季,吳家莊又沒有晾曬石蜜的技術,甘蔗只能供到縣城、鎮子上的酒館飯店,賣不上什麼價。二十文錢買一捆,三文錢就能買一根。
吳寶根想起村裡說的,這王大偉前不久從吳三樁家訛了不少銀子,便不好意思的問:「能不能給現錢,不拿糧食換?」
他們家佃了不少地,家裡不缺糧食,倒想著把甘蔗換了銀錢好準備過年。
王大偉想了想,王壯山他們日後開地費體力,肯定吃的更多。地落在難民自己名下,村民肯定不樂意,家裡沒準就要卡伙食了。自家剩的那一倉糧食看著多,以後多半是要借給難民的,也不愁擱在家裡發黴。
況且這甘蔗砍都砍下來了……也怪自己之前沒談好,讓人鑽了空子,便道: 「付現錢也行。不過我身上沒帶錢,你得幫我扛進村子裡,我上家給你取去。」
王大偉看了看二十來斤重的甘蔗,心想不是自己被村民同化變懶了,而是有些體力活沒必要讓自己這個腦力勞動者幹不是?
甜杆兒村離甘蔗地也沒多遠,吳寶根幹慣了農活扛這二十來斤更跟手把掐似的,高高興興的就扛著去了。
※※※※※※※※※※※※※※※※※※※※
宋柏開啟信:????!!!!!
-------
這裡信的內容和《摳門》有些出入蛤,因為寫《摳門》的時候我還沒構思好這篇的細節……_(:3」∠)_
但大方向沒更改,大家湊合著看叭
第40章 吳家莊的決定
吳寶根一大早在家門口就賺了六文錢, 心情好的不得了,面帶微笑的回了村子。
他是個勤快人, 早飯前先下地幹一番,再回家吃飯,然後繼續下地。這時候其他村民大多都還在吃飯呢。
大家都蹲在村口一邊聊天一邊吃飯,瞧見他從村外回來就紛紛和他打招呼:「寶根, 偷著高興啥呢?」
吳寶根就把掙錢的事兒說了:「那懶漢村的人果然懶,這些甘蔗咱們賣給城裡的飯館, 二十文前一捆十根, 還得咱們自己運到人家店裡頭去。送到懶漢村就那麼兩步路,王大偉連價也不還。」
大家聽了都表示很羨慕, 「這果然還是早期的鳥兒有蟲吃,虧得你勤快,要不也碰不上這好事兒。」
一群人裡只有吳三樁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的。王大偉的錢從哪兒來的?還不是從他們家訛來的!自己辛苦一兩年攢的錢,全讓別人拿去假大方了,還被收走了地,斷了今後的財源。吳三樁現在聽到王大偉的名字就恨得牙癢癢。
正說著話呢,有個小孩兒過來叫他們:「村長說吃完早飯先別下地幹活,誰家的人走了也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