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第1/2頁)
棠梨煎蛋/蔻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大偉點了點頭,又打聽道:「我不常來縣裡,不知道這縣城……有沒有賣壽材的?」
古人忌諱頗多,這話有些唐突,因而後半句聲音放輕了許多。
吳三樁賠了十兩銀子,王大偉一早就想好要給王成梁買一副棺材,不能真讓人一副破席就下了葬。
小吏有些驚訝,棺材可不便宜,許多老人的棺材本兒都要攢小半輩子。年輕人橫死來不及攢,大多都一副蓆子草草埋葬。這王家都窮成什麼了,居然還要給王成梁置辦棺材?
不過這也不關他的事兒,驚訝歸驚訝,小吏還是給王大偉指了路:「北街後頭就有一家,是平民百姓常去的。」又好心叮囑道:「你可是身上帶了銀子?看緊一些,這段兒時間縣裡不太平。」
小吏說著,臉上也帶了幾分苦澀:「涯州那邊兒又遭災了,跑出了些災民到咱們這裡來。那些人餓久了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縣令大人下令去抓,他們又跟泥鰍一樣滑不留手,不知道躲哪兒去了。」又關照王大偉道:「你們村子也最好加強治安。」
王大偉所在的州府以盛產甘蔗聞名,因甘蔗狀似竹子,其滋味又甘甜可口妙不可言,故而名曰妙竹州,是離涯州最近的州府。每每涯州受災,就要跑過來一些難民。對於妙竹州而言,難民湧入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別的不說,治安就是極大的問題。
這些難民一路跋山涉水飢一頓飽一頓好不容易到了太平地界就想賴著不走了,先吃幾頓飽飯再說。可是他們在妙竹州無親無故,去哪兒安身立命呢?除了有好心人施捨一些,也只有去偷、去搶了。
王大偉心中感慨,謝過了這小吏,把身上的銀錢仔細藏好,這才出了衙門直奔北街。
※※※※※※※※※※※※※※※※※※※※
石蜜:石蜜,指甘蔗汁經過太陽暴曬而成的固體原始蔗糖。不是指野生蜂蜜什麼的。
今天換了一個封面。之前的封面是15年的時候做的,那時候還沒有什麼封面版權的說法,所以上面用了喜羊羊的村長爺爺……現在是不能用了
文名也一起改一改,現在這個文名好像有點兒過於平淡,決定和編編報備後改成《穿成懶漢村村長》,希望能給我帶來更多收藏_(:3」∠)_
第9章 受驚了的兔子一般的少年
一路上,倒也真遇到了幾個不知怎麼混進城的難民,企圖搶路邊攤子上的包子,被幾個匆匆趕來的捕快給架起來丟出了城門。
捕快們近日工作量激增,很是不悅,一路上罵罵咧咧,暗指涯州的官府不作為,故意放災民到他們這裡來。又罵那些難民:「咱們縣老爺可不是涯州那些無能之輩,治下極嚴。凡是流民,沒有身份路引的,要麼進牢裡待著,要麼被打成奴籍發賣。哥兒幾個好心,念你們初犯只是趕你們出城,識相的就滾遠點兒!」
那些難民被趕出了城,當場就蹲在城牆根兒哭了。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良民,自然不願意被降為奴籍,辱沒祖宗禍及子孫。要不是老家受了災,誰願意淪為流民?
可是縣城不肯接納他們,官老爺不願意開倉賑災,他們就只有餓死的份兒了。
王大偉遠遠的看著一家四口抱頭痛哭,那家大點兒的女兒哭道:「爹、娘,你們把我賣了吧,賣了我,好歹咱家人還能活著……」
女孩兒淒悽慘慘的哭聲令人動容,連守門的小兵都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可這話說得容易。奔來妙竹州的難民也不是一個兩個,瓊水縣之前就已經抓了一批降為奴籍,如今人口市場都飽和了,想賣|身|都找不到買家。
王大偉瞧著這場面若有所思。這些災民少有單個兒一人,大多拖家帶口,三四人、四五人一行,其中至少有一個青壯年,要不也難以跋涉百里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