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南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北方的天氣依然寒冷,覆蓋在大地上的雪開始融化。向陽處的坡面上幾抹綠色頂開頭上的土壤,頑強的冒出頭來。 那一大堆的虎肉和熊肉在李應食量大增的情況下已經吃完,只剩下幾根虎骨擺在那裡。 吃了一冬的肉食,李應感覺出的汗都油汪汪的,偶爾見到一抹綠色開心不已。拿起那把生鏽了的大刀尋找每一個向陽的地方,挖出那些剛露頭的野菜。 半天的時間,足足挖了一小筐,起鍋生火,帶肉的虎骨扔進鍋裡,煮得水開後,把洗乾淨的野菜扔了進去。 虎骨燉野菜。就跟仙女嫁牛郎一樣神奇地結合在一起,吃得李應大呼痛快。不一會的時間,便將整整一鍋野菜連湯帶水喝得精光。唯留一隻虎骨哀怨地留在鍋中。 拎起碎鐵刀,走出洞口,輕鬆地抬來一塊塊大石頭,將洞口封死。他要下山了,作為自己的家,李應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 但他還想把它留住,他期待有一天能夠在這裡終老。 功夫有了長足的進步,心態似乎也變得平和了許多。沒有了以往的焦急和行色匆匆,而是安步當車地向山下走去。 儘管他不知道山下的鎮子是何模樣。 到山下的時候,已經是日暮時分。幾個農民拉著牛緩緩回家,夕陽下拉出了好長一道身影。 一小隊鬼子騎兵從道路上飛馳而過。那幾個農民不但不害怕,反而揮手打著招呼。 騎馬的鬼子哈哈大笑著消失在鎮子中。 “怎麼回事?”李應心裡充滿了疑問。他是親眼見過鬼子的兇殘。但眼前的一幕一下顛覆了李應的認知。 但李應沒有好奇地去問那幾個農民,而是藉著地形的掩護,悄悄地觀察著。反倒不著急進入白山鎮。 不多時,更多的農民從四面八方而來。沿著田間小路往白山鎮走去,那些騎兵圍著鎮子在不停地轉圈。似乎在保護著這些農民。 “有古怪!”李應吐掉嘴裡的乾草葉子。自言自語地說道。準備夜深了去鎮裡一探究竟。 自己原來住的小院如今只剩下一塊平地,還有火燒過的痕跡。趁著百姓都回到了鎮裡,李應也緩步從山上走了下來。看似平靜,但他的注意力空前集中,若有異常他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 添福樓還在原地,沒有什麼變化,但在上山的路邊,有幾個二鬼子在戰崗。二個鬼子坐在一張木桌前聊著天,看起來輕鬆又愜意。 李應隱進路邊的叢林中,繞到了添福樓旁邊,但原來的陡坡前已經拉上了一圈鐵絲網,附近的樹木也被砍光。整個鎮子人為地從樹林中分了出來。每隔十幾米便有一個二鬼子站崗。 李應粗略地算了一下,如果都是這種站崗方法。那麼鎮子一圈站崗的二鬼子就得五十多個,在算上換崗的人員,那麼這個鎮上至少三百以上的二鬼子。 通常這種情況,鬼子的人數也得有一箇中隊那麼多。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小鎮駐紮了這麼多的鬼子呢。 當然,這種情況根本難不住李應,藉著夜色,李應如風一般衝過十米寬的空白地帶,然後輕輕躍起,又輕輕地落在地上。 不是輕功,而是內力的運用,李應發現只要有足夠的力量,便能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如果再調動內力,那麼實現輕功一躍三丈也是很簡單的事。 沒有人發現李應,當然如果他們精中注意力還是可以發現的,但事實證明,這群二鬼子眼睛寧可望天看星星,也不願意傻傻地盯著那片黑漆漆的森林。 鎮子裡,大部分黑燈瞎火,集中在鎮中央的區域卻是燈火通明。李應進了一個沒有燈的院子,側耳傾聽了一會,沒發現有呼息聲。悄悄地推開門,迎面聞到一股黴味。 證明這裡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居住了。悄悄地關好門,又連續去了幾家,情況均是如此。 最後,李應走進了一個燈火通明的人家。站在院子裡的暗處,仔細聽著屋子裡的聲音。 但裡邊都是說的日語,偶爾幾句中國話也是二鬼子說的,例如紅燒肉,大包子等等中國食物名。 透過窗紙。裡面更怪異的一幕出現,幾個農民和幾個鬼子士兵在炕上跪坐。幾個二鬼子點頭哈腰地站在地上。連坐的資格都沒有。 那些農民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