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世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灣鎮的春天,陽光灑在田野上,微風輕拂,帶來陣陣花香。這裡的農村房子,雖然樸實無華,卻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這些房子大多由土磚和木頭搭建而成,屋頂覆蓋著厚厚的稻草,顯得古樸而溫馨。
隨著吳家村中古月留下木屋,周邊的村民紛紛遷往這一地區。
吳家大院,因為小木屋,被附近村民擴建成為一個宏偉的廣場,從而真正地蛻變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院。
這裡,逐漸成為黃灣鎮村民的聚集核心,一個充滿活力的宗教信仰中心。
一條曾經狹窄的土路,在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拓寬成為一條寬闊的碎石大道。這條大道不僅是連線外界的通道,也是村民們自豪的象徵。
在通往大院的入口處,古月木屋靜靜地佇立,它不僅是物質上的存在,更是村民們心中的聖地。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被這裡吸引,選擇在這裡安家。
他們懷著虔誠的心情,每天都會來到木屋前進行祭拜,表達對古月的敬仰和崇拜。
這些村民也非常務實,他們搬遷到這裡,可以第一時間學到一些農業知識,也能得到安全保障。
清晨,黃灣鎮的村民們早早起床,開始一天的勞作。農田裡,吳二爺彎著腰,細心地粉糊田埂上的漏縫。他的臉上佈滿了皺紋,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對土地的熱愛。
不遠處,曹毅力、曹毅然、黃金島與眾多村民站在田埂上看吳昕和指揮著一臺耕地機在田間忙碌。
圍觀的村民站滿田間地頭,他們非常興奮,這臺旋耕機是他們精神支柱,他們的神,留給他們的寶物。
自從古月親自來到黃灣鎮,並住在吳家村吳昕和家,治療並找出瘟疫傳染的根源後,這裡的老百姓把他當成了他們的救世主,這些村民,因居住在魔淵與術法界的邊界上,他們接觸到的魔修與正道修士最多。
魔修們將他們視作修煉的素材,肆意踐踏他們的尊嚴,無情地索取他們的一切。
正道的修士們同樣對這些底層的百姓視而不見,將他們看作微不足道的螻蟻,或是低賤的賤民,對他們的生死漠不關心。
即便出現魔修濫殺無辜,這些弟子也只是應官府要求,前來走一下流程。
即便有少數修士,曾經是黃灣鎮的孩子,他們一旦踏上修煉之路,便似乎忘記了自己出身的小鎮,忘記了那些曾經共同生活過的親人、朋友。
這臺耕地機並非普通農具,而是古月親手煉製的法寶。一個在普通村民眼裡的修仙者,居然為他們煉製法寶。
沒有人知道,古月利用一塊古木刻繪成模型,簡單繪製了兩個陣法,耗費了一顆願力珠,便製作出了這臺旋耕機。
用古月開玩笑的話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他的願力珠,是這些純樸的村民拜祭而來,而古木的一些邊頭角料,丟掉可惜,做成一些農具交給這些村民,這些村民感恩戴德,就會祭拜於自己。
祭拜的村民越多,得到的願力珠越多。
因為儲存的願力珠不多,古月一直不敢突破,他怕因願力不夠,突破失敗浪費願力珠。
在古月眼裡,願力珠是無價之寶!
這臺旋耕機,不僅效率極高,在聚靈陣的作用下,耕地的同時還滋養土壤,使得莊稼長勢喜人。
吳昕和是黃灣鎮吳家村的村民,原本對法術一無所知,在古月的指導下,他學會了操控這臺耕地機,甚至還掌握了一些法術。
自古月降生這個世界,伴隨著不斷的修煉,他前世的記憶逐漸在他腦海裡復甦。然而,這些記憶的迴歸並未給他帶來喜悅,反而讓他對前世所經歷的環境汙染和轉基因技術的濫用感到深深的厭惡。
他無意中得到高明家的祖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