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2/3頁)
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物在倫敦受到了元首級的隆重禮遇。貴賓們不僅在都鐸王宮參加了英國幾百名上流人士濟濟一堂的盛大而豪華的國宴,還應邀與柴契爾首相在其倫敦郊區別墅契克斯舉行了會談。雙方的會談涉及軍備控制、東西方關係和太空問題,柴契爾夫人還提到蘇聯的&ldo;人權問題&rdo;。戈巴契夫在英國停留了8天,會談多次。此外,戈巴契夫和夫人賴莎在倫敦停留期間,參觀了英國的&ldo;國廟&rdo;‐‐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那裡憑弔了達爾文和邱吉爾的墳墓,參觀了大英圖書館內當年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圖書室;戈氏夫婦還去了倫敦的約翰&iddot;布朗公司總部,該公司曾為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管道提供渦輪機,並參與承建一家蘇聯塑膠工廠的投標競爭。在倫敦停留期間,賴莎等一行還逛了倫敦的大商場和首飾店,購買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貴重珍玩,一時引為輿論報導的熱點新聞。
透過這次蘇聯貴賓出訪英國,&ldo;鐵娘子&rdo;從戈巴契夫身上似乎看到了蘇聯新一代領導人的微妙變化:他們既十分自信,能言善辯,精力充沛,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不乏溫文爾雅的幽默感和人情味;既機智靈活,精明幹練,又適可而止,有某種妥協精神。
後來,在戈巴契夫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時,柴契爾夫人對美國《華爾街日報》駐英記者暢談了她對戈氏的印象。她認為戈巴契夫的作風與其前任大不相同。她說:&ldo;他對情況瞭如指掌,講起話來頭頭是道,非常善於討論,能言善辯。&rdo;她強調指出:&ldo;現在,我可以同這樣的人認真地打交道了,因為你可以討論實質性的問題。你不必在外交上跳小步舞,也不必在談話結束說進行了&l;有益的討論&r;這樣的話。&rdo;
其實,柴契爾首相和戈巴契夫的初次接觸,雖被新聞媒體當做熱點追蹤,一時被&ldo;炒&rdo;得神乎其神,但雙方都有各自的目的追求。柴契爾首相是看準了戈巴契夫將是接契爾年科班的&ldo;新星&rdo;,&ldo;鐵娘子&rdo;想開闢英蘇關係鬆動的&ldo;通道&rdo;,這顆&ldo;新星&rdo;可能會起到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等老一輩人所起不到的作用。而戈巴契夫訪英的主要目的,則是想在企圖緩和歐洲局勢的西歐領導人和持強硬態度的美國領導人之間打進一個楔子,便於在美蘇裁軍談判中蘇聯能爭得一個有利的地位。
但是,不管雙方的意圖何在,柴契爾夫人透過接待53歲的蘇聯政界&ldo;少壯派&rdo;,後來又是一步步地使蘇聯和東歐諸國的社會主義體制解體的戈巴契夫,總算打響了她那&ldo;新東方政策&rdo;的第一炮。英國的新聞媒體據此寫道:
&ldo;在白廳,人們在雄心勃勃地談論這樣的可能性,即柴契爾夫人現在必須透過她的一系列會晤來為改善國際外交氣氛作出寶貴的貢獻。&rdo;
的確,柴契爾夫人透過接待戈巴契夫的來訪,不僅和戈氏建立起了個人友誼,改善了英蘇關係,即所謂&ldo;開始了英蘇關係的新紀元&rdo;,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緊張關係的調解人。在戈巴契夫的8天英國之行尚未結束之際,這位&ldo;鐵娘子&rdo;就立即同外交大臣傑弗裡&iddot;豪爵士啟程開始她的六天環球旅行了:她必須在19日趕到北京去簽署關於1997年移交香港主權的協議,她要向英國工商界解釋她要簽署聯合宣告的原委;特別重要的是,她要從北京經香港和檀香山飛往華盛頓,把她所發現與欣賞的戈巴契夫介紹給里根總統,促使里根在東西方關係問題上採取遙相對應的靈活態度。同她在倫敦首次接待戈巴契夫一樣,她的環球火箭式飛行也成了國際社會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