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線索指向的方向 (第1/2頁)
索路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經歷了一系列搞笑又狀況百出的調查行動後,公司會議室裡原本輕鬆詼諧的氛圍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凝重而緊張的氣息。大家圍坐在會議桌旁,目光都集中在白板上,那裡記錄著我們這段時間以來努力尋找的線索。
我站在白板前,手中緊握著紅色馬克筆,看著白板上逐漸梳理出來的資訊,心中既感到一絲興奮,又隱隱有些擔憂。興奮的是,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於找到了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擔憂的是,這些線索所指向的方向,似乎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
“大家都看到了,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我們有了一些重要的發現。” 我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會議室裡的沉默,“首先是這封匿名信的信紙材質,經過小李和小張的仔細對比,我們發現它指向了一家特定的文具店。” 我用馬克筆指著白板上寫著的文具店名稱和地址,繼續說道,“這家文具店位於城市的一個偏遠角落,平時很少有人會去那裡購買文具。這本身就很值得我們懷疑,為什麼寄信人會選擇在這樣一個地方購買信紙呢?”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小李站起來,補充道:“林總,我和小張去了那家文具店,詢問了店主。店主說這種粗糙的紙張是他們店裡幾年前進的貨,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買了。而且,他對購買這種紙張的人並沒有特別的印象,只記得是一個戴著帽子和口罩的人,看不清長相。”
“看來寄信人是故意選擇了這種不太常見的紙張,並且還進行了偽裝,不想讓我們輕易找到他。” 小張皺著眉頭說道。
我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再看看這匿名信的字跡。小趙,你給大家說說你的發現。”
小趙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清了清嗓子,說道:“我在仔細研究字跡的時候,發現這匿名信的字型似乎模仿了一種古老的手寫風格。這種風格在現代很少見,一般人不會特意去模仿。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對比了很多字型樣本,才確定了這一點。”
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大家都在討論著這些新發現。小錢撓了撓頭,疑惑地說道:“這就奇怪了,寄信人為什麼要模仿這種古老的手寫風格呢?這和他的身份有什麼關係嗎?”
“這確實是一個關鍵問題。” 我說道,“綜合這兩個線索,目前我們的調查方向指向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 公司一位已經離職多年的老員工。”
我的話音剛落,會議室裡頓時一片譁然。大家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顯然沒有想到線索會指向這樣一個人。
“林總,這怎麼可能呢?那位老員工都已經離職那麼久了,他為什麼要給公司寄這封匿名信呢?” 小王皺著眉頭,滿臉疑惑地問道。
“我也不確定。” 我如實說道,“但目前的線索確實指向了他。這位老員工在公司工作的時候,接觸過一些核心業務,對公司的情況比較瞭解。而且,他離職的時候,據說和公司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所以,他有動機和能力獲取那些尚未公開的公司業務細節。”
“可是,就算他有動機,也不能僅憑這些線索就確定是他吧?” 小趙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小趙說得對,我們不能僅憑這些就下結論。” 我說道,“但是,這些線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調查方向。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調查,瞭解這位老員工離職後的情況,看看他是否有作案的可能。”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我的看法。接下來,大家開始討論具體的調查計劃。小張提議去調查一下這位老員工的人際關係,看看他是否和什麼可疑的人有來往;小李則認為應該去了解一下他現在的經濟狀況,說不定能發現一些線索;小錢提出可以找一些他以前在公司的同事,瞭解一下他離職時的具體情況。
我認真地聽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