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頁)
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會拒絕去了解。
但是實際上,如果是對一個體制內的理科生而言,專利和論文,在你準備評定中高階職稱的時候,價值量就幾乎是一樣一樣的了。
除了職稱答辯時必須的那一篇論文之外,其他的成果資料,幾乎都可以在專利和論文之間互通,逼格並不比菜市場裡買菜時的討價還價更高。
比如,假設評定高工的時候,需要“1項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或者“1篇國家級期刊論文,5篇省級或行業期刊論文”。
這時,“發明專利”和“國家級論文”,“實用新型”和“省級論文”價值量就是一樣一樣的。無論具體內容是啥,都只是一個官僚需要去刷的資料而已。
因此,專利並不是一般人看來那麼神聖的東西,好像需要靈光一閃的天才才能創造出來。
到2010年代,中國有幾百萬體制內的技術工作者需要評職稱,所以國家專利局受理的專利申請出現了井噴式的爆發,一年過百萬件都是稀鬆平常——這還沒算更不值錢的外觀設計專利呢。
站在一個體制內混飯吃的工程師的角度,相對來說,有點兒實力的人,在“既可以選擇刷專利、也可以選擇刷論文來湊資料”的時候,都會選擇刷專利。
因為在大多數國企,刷專利是可以拿獎金的。企業也會需要“每年多少項新專利”之類的指標來換取政府給予的“高新企業稅收優惠”等硬槓子政策傾斜,所以刷專利是一件企業和工程師有共同利益的雙贏。
只要工程師願意刷專利,創意有了,材料弄好了。剩下的代理律師費之類支出,公司肯定會包辦。成果到手後企業還會給個人幾千到幾萬不等的賞金——
別嫌少,因為這個賞金針對的都是“除了可以作為一個專利的資料之外,實際上沒有任何市場價值”的專利而言的。真有市場價值的專利,當然是另外一回事情了,要明車明馬攤開了談價錢。
而更加沒本事的人,或者說完全不懂技術的工程師,就只好刷論文。相對刷專利的賺錢,刷論文就是完全賠錢的存在了。
比如省級期刊,一頁的豆腐塊,明碼標價兩千塊,基本上內容不是太爛太離譜的話,都是塞了錢就肯定能發。
當然,人家期刊社不會留下把柄的,因為這兩千塊錢的名義是“排版費”。也就是說,發這種作者自己腆著臉上門求資料的論文時,是沒有稿費的,還要倒找排版費,而且這個錢單位一般不給報銷。
賠兩千塊錢買一個職稱的硬槓指標雖然噁心,卻比技術小白們找槍手捉刀刷專利便宜了一些,市場規律之下,倒是沒讓國家專利局忙得要死。
至於論文內容面子上能不能過得去,這個問題基本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工程總有獨特性,哪怕是再常見技術的反覆應用,也總能刷出論文來——最次的那種,就是把工程施工前的設計初衷,與最後竣工驗收後的竣工報告對比分析一下,就是一篇論文了。
至於這種爛貨論文有沒有分析出有價值的結論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前世顧莫傑在國企那兩年,就見過無數明明只會用ps做效果圖的美工人員、頂著“工程師”/“設計師”的上升通道,啥技術不懂,然後就抄設計稿與竣工報告的異同,塞錢發出一篇篇論文,最後刷到中高階工程師的職稱。
“職稱倉庫”的附加屬性,導致在後世顧莫傑重生之前,國內期刊的名聲都早就爛透了。真要追蹤科技前沿的科研人員,絕對不會去瞄這種檔次的爛貨,只能盯著那些在老外的n/s期刊上面發文的大神。
……
顧莫傑覺得,以他如今高三住校的生活模式,別的來快錢渠道都不適用,找人合夥刷學術資料賺點兒勞務費,應該是最輕鬆的門路了。
他的信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