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的中年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征之事暫且擱下,那是半年之後的事了,木耒現在只想做蒸汽機和帆船。
他心裡清楚,一旦有了機動船,理論上便能直抵三門峽,直逼晉國家門口。就算到不了晉國,開到洛邑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去的時候燒東西加船帆助力,回程則順流而下,哪怕兩個月開到那裡,也比單純的靠雙腳走路強得多。若是上面再架上兩門金蟾……嘿嘿……
新國都城宮殿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旅禁衛軍,木耒就將他們命名為禁衛軍。邯鄲一共又4個旅,共2000人的禁衛軍,都是從封地和邢國嚴選出來的。
其中一千是重步兵,一千是重騎兵,步兵的營地在宮殿的兩個角上,兩旅騎兵的營地在東西城門處。
在宮殿的正北面,這兩旅重步兵的營地之間,是一個狹長地帶,這裡就是新國的科研所。科研所裡有400多人,是連同家眷一共400多人,真正的科研人員也就150左右。
工匠多是銅匠、鐵匠、木匠、陶工、玻璃工匠,以及木耒親自挑選的剛畢業的學童。他們在這裡從事的就是機器裝置的製造,和對化學的探索。
這裡有木耒帶來的一些特殊工具和材料,現在他們已經能夠生產出螺絲了,而且用機床加工的一些零件還非常的規範,甚至還做出了批次的銅管和鐵輪。
這些銅管可不是做槍用的,而是用來做蒸汽機的。木耒從網上找了一些簡單易懂的蒸汽機圖紙,令工匠們依圖仿製。
為了讓工匠明白蒸汽機的原理,木耒還讓木匠做了一個模型,供他們參考。
時間很快,轉眼就到了最熱的時候,雞澤的小船、木筏等都已做了一批,只能木耒前去試驗,而科研所這裡也做出了2架小的蒸汽機來,木耒還命工匠製作了純銅的螺旋槳。
等一切都製作完畢,木耒就領著一大批的工匠去了雞澤。
木耒先試驗的是帆船,那些動力船還需要安裝蒸汽和螺旋槳什麼的,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駕駛帶帆的船是個技術活兒,所有這些操船的都是封地畢業的學生。從易到難,他們最先試驗的是掛了一塊帆的木筏。最初的帆做的比較小,擔心風會把船\/筏吹倒。
在靜止的水中,帆確實可以帶動船前行,經過數日的實際操作,在木耒的不停的指指點點下,他們終於弄明白了風和航向之間的關係。
現在,他們已經能夠做到在單帆的情況下,利用橫向風前行;在雙帆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逆風行駛,只是操作的熟練度還有待提高。
已經可以做到單帆下,可以利用橫向風前行了,在兩帆下可以逆風行駛,只是操作的熟練度還不行。在風力不大的情況下,速度已經可以和走路媲美了。
從竹筏,木筏換成了船,從單帆變成了多帆。但是造的船好像不適合帆,因為中間翻過兩次船,所以木耒不敢將帆升的太高,在風力稍大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敢行船。
現在師傅已經領進門,船工們也已經明白了一些原理,原來船可以逆風逆水的時候向前行,剩下的就是多練了,特別是多帆的情況下。
帆船的試驗,斷斷續續進行了將近一個月,船工們也初步的掌握了帆和風向的關係。當然,這船還得重新設計。
在試驗帆船的這段時間,那些加裝蒸汽機的小船,也已經安裝好了兩艘,也能開始實驗了。
試驗用的蒸汽機很小,產生的力量也不夠大,好的是船也很小。試驗的船有兩種。一種是加裝了明輪的船,另一種就是螺旋槳的船。
螺旋槳在船上是沒辦法安裝的,工匠們只能將螺旋槳安裝在了一個木筏上,向下傾斜著插入水面。
船很小,所以明輪做的也不大,單人就可以驅動起來明輪轉動,所以用蒸汽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