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鑼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走進一個非常有趣的民族——朝鮮族。朝鮮族就像一群生活在東北大地上的歡樂精靈,他們熱情好客,特別重視禮儀。
在朝鮮族的村莊裡,你能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房屋,房屋的屋頂是那種彎彎的形狀,就像小船倒扣在地上一樣。朝鮮族的人們穿著色彩鮮豔的傳統服飾,女孩子的衣服就像美麗的花朵綻放在村子裡。她們的長裙色彩斑斕,飄起來的時候就像彩色的雲朵。男孩子則穿著寬鬆的褲子和短上衣,看起來既精神又帥氣。
朝鮮族的家庭都非常和睦,長輩們受到極高的尊敬。小朋友們要是到朝鮮族家裡做客,可一定要記得禮貌哦。他們會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像白白的打糕、香香的泡菜,還有熱氣騰騰的冷麵。
小朋友們,朝鮮族農樂舞可是有著非常有趣的起源呢。
很久很久以前,朝鮮族的祖先們主要以農業為生,他們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種稻田。那時候,農業生產可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全靠人們的雙手和簡單的農具。春天的時候,人們要忙著播種,把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土地裡。可是,播種是個很辛苦的活兒,而且人們也希望神靈能夠保佑莊稼茁壯成長。
於是,聰明的朝鮮族人民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在田間勞作的時候,開始唱歌、跳舞。大家一邊敲打著簡單的農具,比如用木棒敲打小鼓,一邊歡快地跳動。這種歌舞就像是在和土地、和莊稼對話,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豐收滿倉。這就是農樂舞的最初雛形啦。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在田間的歌舞逐漸發展成了一種更加完整、更加有特色的舞蹈形式。人們不僅在播種的時候跳,在插秧、除草、收割等各個農業生產環節都會跳農樂舞。它就像一個陪伴著朝鮮族農民的好朋友,在稻田裡一直歡歌。
小朋友們,農樂舞可離不開一些非常有趣的樂器呢,這些樂器就像農樂舞的魔法音樂夥伴。
首先是長鼓。長鼓長得就像一個可愛的大圓筒,兩邊是用動物皮製成的鼓面,中間細細的部分可以方便人們拿在手裡。當舞者們跳起農樂舞的時候,他們會把長鼓挎在身上,一邊跳舞一邊用手和鼓槌敲打長鼓。長鼓發出的聲音“咚咚咚”,就像稻田裡的心跳聲,既清脆又有節奏感。
還有太平鼓。太平鼓是圓形的,鼓面上常常畫著一些漂亮的圖案,有花朵、動物之類的。太平鼓的聲音比較低沉、厚重,就像土地的聲音。當它響起的時候,彷彿在訴說著大地對朝鮮族人民的養育之恩。
另外,嗩吶也是農樂舞中常見的樂器。嗩吶的聲音可高亢了,就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天空中放聲歌唱。嗩吶手在吹奏的時候,那歡快的曲調就會在空氣中飄蕩,讓整個農樂舞的氛圍更加熱鬧。
這些樂器組合在一起,就像一個小小的樂隊。長鼓打出輕快的節奏,太平鼓增添深沉的韻味,嗩吶則吹奏出歡快的旋律,它們一起為農樂舞奏響了美妙的樂章。
小朋友們,農樂舞的舞蹈動作可有趣啦,就像在模仿稻田裡發生的各種事情。
你看,有一個動作就像在播種。舞者們會微微彎腰,雙手做出撒播種子的姿勢,腳步輕快地移動著,就像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走著,把種子均勻地撒在土地裡。這個動作充滿了希望,就像人們對新的一年莊稼豐收的期待。
還有模仿插秧的動作。舞者們會蹲下來,身體前傾,雙手快速地上下移動,就像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插進水田裡。這個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做得整齊、有節奏感可不容易呢。舞者們就像一群勤勞的小蜜蜂在稻田裡忙碌著。
當模仿收割的時候,舞者們會挺直身體,雙手做出收割的動作,左右揮舞著手臂,腳步有節奏地後退。這就像朝鮮族人民在秋天的稻田裡,收穫著成熟的稻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