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求知若渴的馬皇后 (第1/2頁)
楚山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殖民?”
馬皇后聽不懂,不過她也有話說。
“我覺得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自動紡紗和織布,那是不是工人們就沒有工作了?工人們沒有了工作怎麼辦?”
她去過鬆江府,看到過那裡無數的工人們在勞作,她也去了解過,這些工人大都是以前的佃農,現在他們脫離了土地,以紡紗織布為生,生活倒是比以前要好了。
可是,一旦紡紗織布實現機械自動化了,那還要他們幹什麼?
他們沒有了工作,拿什麼養家餬口?
所以,朱元璋想到的是殖民,而馬皇后想到的則是機械代替人工的問題。
“不懂別插嘴!”
朱元璋暗暗瞪了馬皇后一眼,隨後對朱辰笑道:“我這妹子沒有聽先生說過前面的知識,婦道人家,頭髮長見識短,先生莫怪。”
“不。”
朱辰卻是搖了搖頭,道:“夫人說得非常對。”
“蒸汽紡紗機織布機的推廣,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原本需要大量手工完成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導致許多工人失業,尤其是紡織行業的熟練工人。”
“失業潮引發了工人的不滿,甚至會出現破壞機器的抗議活動,同時也加劇了貧困和社會不平等,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聽了朱辰的話,馬皇后止不住的點頭,朱元璋也是面露思索之色。
仔細一想,確實如朱辰所說。
朱元璋想起了以前朱辰說的很多東西,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到這個社會的不斷往前發展,本質上都是生產力的提升在推動。
可是現在,蒸汽機使得機械代替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應該算是生產力的提高,不應該是好事嗎?怎麼反倒引發失業潮,使得原本已經穩定下來的局面直接被破壞了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朱辰看著疑惑的朱元璋,道:
“你別急,我先給你講個故事,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的崛起讓人感覺到突兀,那麼這兩個小國是怎麼一下就強起來了呢?他們是怎麼突然有那麼多糧食,那麼多士兵?”
“答案是鐵器的發明和運用。”
“鐵器帶來了生產力的提升和發展,原來需要大家一起才能耕種的土地,現在就只需要少量的人就可以了!而且還能種出來更多的糧食。所以,那些多出來的人就失業了!失業的人轉業變成了士兵,多出來的糧食變成了支援戰爭的軍糧。”
聽了這個歷史故事,朱元璋和馬皇后都是若有所思。
朱辰繼續道:“從這個故事裡我們能看出來什麼?”
“隨著生產力的提升,整個行業需要的勞動力減少,這會在短期內會造成失業,而失業的人則有兩個選擇,一是提升自己的技能,從而去適應生產力的提升,繼續從事本行業的工作,二是轉行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這也是我以前說的生產力提升帶來的分工。”
“所以,生產力的提升從短期看來,是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失業,但從長遠來看,它推動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解放了更多的資源,最終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聽了朱辰的分析,朱元璋和馬皇后很顯然都聽懂了。
馬皇后更是興致勃勃,一邊斟茶一邊笑道:“朱先生講課好有意思啊。”
雖然是朱元璋口中的婦道人家,但她很喜歡聽這些東西。
朱辰講的東西不僅新奇,而且深入淺出,她第一次來,竟也聽懂了,而且聽得津津有味。
朱辰喝了一口茶,道:“還是繼續說剛剛那個故事,吳越兩國強大了,接下來為什麼是戰爭?而棉紡織業的發展,下一步則是殖民,都是往外擴張,這是偶然嗎?”
朱元璋和馬皇后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