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張家寶藏 第一百九十三章 薩滿教的看守者 (第1/2頁)
春華秋實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細想一下,說的未必是我,因為上一句跟我的經歷挺貼合的,我一往無前就是為了查清楚當年我們江家滅門的真相。
可是下一句,一劍開天,撥開雲霧見光明。
這句話看似也跟我有聯絡,但是細想一下其實關係也並不大,因為我所見、所聞、所知都已經擺在明面兒上了,青紅門就是致使我們江家滅門的罪魁禍首,這是人禍,而崑崙天棺跟張家寶藏,就是導致我們江家滅門的天災。
當然,無論這兩句詩說的是不是我,這道門,我是一定要進的。
門沒有上鎖,我伸手就能推開。
門一開,裡面桌椅板凳擺放整齊,頗有一種古時客棧的景象,並且還有淡淡的香氣,很沁人心脾,聞上幾下神清氣爽。
我進入大堂之後伸手在桌子上摸了一把,沒有灰塵。
這裡有人打掃?
若非如此,怎麼可能桌椅不沾灰塵?
我當即大聲詢問有沒有人在,但只叫三聲。
我不信牛鬼蛇神,不代表我不忌諱這些。
民間有俗語,三聲之下為死物,三聲之上是活物,可如果一直喊,那就是勾魂奪魄的活物了。
當然,這是民間俗語。
江湖上也有這個規矩,陌生人叫三聲,熟人叫五聲,這叫生三熟五。
所以我叫三聲,合情合理,也合規矩。
三聲落。
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是哪位官人駕臨了?我這小店可有些日子沒有生意了。”
隨著話音,二樓的樓梯口出現一個身材豐腴的婦人,身上穿的是綾羅綢緞,頭上插得是翠玉簪子,腳下蹬著金絲蓮花履,這一副打扮放在古時候,這妥妥的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或者說江湖上的女把頭,就是類似於幸紅那種的。
婦人輕踏蓮步至我所在的桌前,看著我問道:“官人打哪兒來?”
我上下打量了她幾眼,她也盯著我,面色毫無變化。
我說:“打樓蘭來。”
“樓蘭?”婦人圍著我走了一圈之後,說:“地面上那個古城麼?”
我說是。
她一拍桌子,聲音尖銳:“你說謊,樓蘭那些流民雖然也不乏有能耐的人,可是能闖到這裡的,千里挑一,況且你這裝束,可不像樓蘭的人!我雖在此虛度日月,可也知朝代更迭。”
說完,她聲音又變得嫵媚溫柔:“小郎君,能否告訴我,今夕是何年?”
“山川同在,日月同天,如今是大明朝,宣德八年。”我隨意編造了個謊話。
婦人聽後面露古怪,然後問道:“你既是大明子民,可知馬保是誰人?”
“永…太宗皇帝身邊的太監,後被太宗皇帝賜姓賜名,後世人稱為鄭和,下西洋七尋建文帝,我所言可對?”
“對是對。但是小郎君你不老實啊。”婦人一雙杏眼眯起,道:“二十年前也有一個跟你穿著打扮差不多的人來此,他告訴我大明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你這廝,還騙人。”
“騙人?”我察覺不到她對我的敵意,乾脆落座,然後手指輕輕敲著桌面,說:“你說我騙人,首先,你是人麼?”
她仍然不變臉色,扭著胯坐在我的對面:“小郎君說我不是人,那我是什麼東西呢?”
“髒東西吧?”我閉著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入鼻腔,過肺,後吐出一口濁氣:“我雖然不是玄門中人,但是也聽說過不少玄門的行話跟事情,我知道有這麼一句話,叫生犀不敢燒,燃之有異香,沾衣帶,人能與鬼通,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說完這句話,我站起來,拔劍直指我身後那扇硃紅色的大門。
而先前還坐在我面前的那個婦人此時消失不見,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