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激魏延同心如兄弟,戰羌兵馬岱臨大敗 (第1/3頁)
北臥無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說出得益州軍偏營,姜維喚句扶隨其右,請丞相親兵在左,徑往魏延先鋒大營而去。
帳外親衛見丞相親兵拜營,早已報入帳內,姜維隨後挑帳而入。
及目所見,一上將端坐案前:
手按佩劍,半持戰策,
案屏兩邊:
左架灰銀盔戰鎧,
右立白虎噬日刀;
再看其人:
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如關雲長模樣,好不威風。
拱手直言道:“拜見上將軍,請與同去阻敵滅羌。”
魏延容不改目不轉,仍研戰策,自顧冷說道:
“哦…,伯約…?聞聲知汝,前已派兵退敵,丞相尚不用我,滅羌於我等何干?”
這魏延是傲,難怪軍中少有人與其走動,就這倨傲高冷範兒,又位高權重,誰敢啊!
再說了,先帝在時,很是欣賞魏延,比如劉備鼎盛時期,對戰曹操奪得漢中,擁荊州、益州、漢中之地,進位漢中王,封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關羽鎮守荊州,趙雲護衛中軍,馬超威臨西涼,黃忠李嚴守巴東巴中,眾皆以為漢中之地非張飛莫屬,誰知劉備讓魏延鎮守漢中,張飛守閬中,可見劉備對其甚是器重。
今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u,五虎上將已亡其四,僅剩趙雲一將,如今蜀漢,文有孔明,政亦有孔明,武有趙雲、魏延,乃蜀漢之庭柱耳,只嘆息子龍將軍已至暮年,惟魏延正值壯年,武略皆備。
其言語中有一些怨怏,又有一些無謂,還夾雜著一絲絲期許。姜維對曰:
“素聞上將軍,為漢克魏屢立戰功,鎮守漢中,威臨鹹、洛兩京;
又慕文長重約守信嫉惡如仇,衝鋒陷陣,武藝獨魁,吾今觀之,皆戲言耳。”
劉備曾誇魏延于軍中“武藝獨魁”。
魏延擰眉佯裝怒視曰:
“嗯…?吾戰劍新磨,伯約試言之,如若不合意,便請試劍。”
言畢,“倉啷”一聲利劍出鞘,劍尖破空微顫。姜維面無改色對曰:
“羌人惟恃蠻勇,安知妙計耶?今彤雲密佈,朔風欲急,天將降雪,吾自有計擒敵首退敵建功,將軍可願往乎?”
魏延雙眼忽放精光,心想此人竟曉天文地理,不簡單吶…!
顯然已經心動,但還缺火候,姜維奪劍而入鞘,手挽劍花,平舉佩劍而拜曰:
“將軍文韜武略,子午谷奇謀令維讚佩,獨慕將軍之威;大丈夫當不拘小節,今與君同北伐大業,自當滿腔熱血同仇敵愾,為漢之大業建不世之功。”
魏延朗聲道:“好俊的功夫,這手劍花可不簡單吶…!”
這莽夫看的點就是和大家不一樣,人家跟你說話呢,你看什麼舞劍,喂…醒醒,怎麼老是答非所問呢?真可謂冷傲莽夫。
卻又是對眼前的這個小將,好感倍發,已然全身放鬆。這功夫似是在哪見過,甚是熟悉,卻一時間想不起來。
原來這姜維在天水時趙雲將軍就甚愛之,也是不打不相識。
一句“老將軍,可識得天水姜伯約?”揮槍便與趙子龍鬥在一起,又智擾孔明定三郡,當真是文武皆備。
才有了孔明惜才設計招降姜維。趙雲更是與姜維親密,時常切磋槍法,孔明亦有時教其戰策。
姜維知道只差臨門一腳,厲聲道:“撲殺庸官韓玄,救老英雄黃忠;智取雒o城勇登先鋒;”
“鎮蜀漢之北門戶,扼漢中曹魏之咽喉;如此英雄,豈可漫于軍中整日飲酒嘆息乎?今戰機已現,何愁無用武之地?”
“誠邀將軍同去,何如?”
氣勢緊逼,卻奈魏延不得,這傢伙不聽人廢話,